首页 >> 民生评论

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建设在汉启动

民生评论  2020-01-31 05:29 字号: 大 中 小

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建设在汉启动

《长江》9月13日讯(汪文汉)长江昨日从第二届中国商业航天高峰论坛获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落户武汉

,正式启动建设。

本届中国商业航天高峰论坛在湖北武汉举行,主题为“发挥集聚效应,助力产业发展,共筑商业航天新业态”。论坛开幕大会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与湖北省人民政府、武汉市人民政府首先举行了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建设启动仪式,三方就《关于推进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工作的专项合作协议》举行了签约仪式。

该基地是我国首个国家级商业航天产业基地。今年8月5日,《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实施方案》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该基地以发展商业航天为主导,以新一代航天发射及应用为核心,通过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打造航天运载火箭及发射服务、卫星平台及载荷、空间信息应用服务、航天地面设备及制造等四大主导产业。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董事长高红卫在大会致辞中表示,《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实施方案》的批复,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进入一个历史性的新阶段。“航天科工”准备配合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建设和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与贡献,在商业航天领域,将主要以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为依托,持续推动五大商业航天项目实施。五大项目的开发与构建,时间跨度将超过10年,涉及子工程及分系统数千项,预计投资超千亿元、产出超千亿元。

本届论坛分为1个主论坛和5个分论坛。在主论坛报告环节中,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刘石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孙为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李晋湘、武汉大学院士刘经南、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卫星测绘应用中心副主任唐新明作了大会主题报告,分别围绕商业航天产业内的发展态势、跨界趋势、政策走向、技术前沿、商业模式推广、新型管理模式等宏观发展脉络及趋势进行了精彩发言。

昨日上午,新洲区政府还与“华夏幸福”签署新洲双柳项目《合作备忘录》并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根据《合作备忘录》,新洲区政府委托“华夏幸福”在委托区域内进行开发建设运营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进行委托区域内的土地整理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公共设施建设与维护、产业发展服务、规划设计、综合运营管理等与开发建设相关的各项工作。

《长江》9月13日第8版(点击查看原出处)

首个国家级商业航天产业基地落户武汉

《武汉晨报》9月13日讯(张偲)“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是航天科工在全国打造的最大规模航天创新创业园区,预计投资超千亿,产出超千亿”。昨天,第二届中国商业航天高峰论坛在汉举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董事长高红卫率先发布了其在中国商业航天领域的发展蓝图。

本次论坛主题为“发挥集聚效应,助力产业发展,共筑商业航天新业态”。在论坛开幕大会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与湖北省人民政府、武汉市人民政府签署《关于推进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工作的专项合作协议》。该基地是我国首个国家级商业航天产业基地,由核心区、支撑区和辐射区组成。核心区选址于阳逻开发区古龙产业园,总规模面积30至40平方公里;支撑区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武汉院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国家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化基地、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通用航空及卫星产业园等区域、辐射区包括孝感、远安、襄阳和武汉城市圈的航天产业园区。

高红卫说,将主要以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为依托,重点实施飞云、快云、行云、虹云、腾云五大商业航天工程。其中,飞云工程对应无人机载区域云项目;快云工程对应临近空间飞艇载局域云项目;行云工程对应星载窄带全球移动物联项目;虹云工程对应星载宽带全球移动互联项目;腾云工程对应空天往返飞行项目。

航天科工还将联合湖北省长江经济带产业引导基金共同发起设立长江航天产业基金,基金初期规模达100亿元;同时计划发起组建商业航天产业联盟,并与武汉市联合设立航天产业创新研究院,共同制定商业航天运载相关标准。

《武汉晨报》9月13日第3版(点击查看原出处)

四年后,武汉可年产火箭50发卫星140颗

《长江》9月12日讯(叶圣凡)在9月12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长江了解到,随着《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实施方案》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该基地将主要发展新一代航天发射及应用、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应用、激光、新材料新能源、军民融合、现代服务业等七大产业集群。

据介绍,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由核心区、支撑区和辐射区组成。该基地将落户阳逻开发区,总投资1500亿元,按照宜业、宜居、宜游的原则,可容纳1000家相关企业入驻,园区企业直接产出能力1000亿元,能带动社会相关产出约3000亿元。根据《方案》,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优先发展航天运载火箭及发射服务、卫星平台及载荷、空间信息应用服务等主导产业,以快舟运载火箭为基础,面向微小卫星提供廉价快速、响应灵活的商业航天发展服务,到2020年形成年产50发运载火箭的生产能力,以及年产40颗100公斤以上、100颗100公斤以下商用卫星的制造能力,力争到2020年产值达到300亿元。

据悉,该基地核心区选址于阳逻开发区古龙产业园,总规划面积30至40平方公里;支撑区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武汉院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国家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化基地、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通用航空及卫星产业园等区域;辐射区包括孝感、远安、襄阳和武汉城市圈的航天产业园区(集聚区)。

目前,该基地的产业规划、市政规划、电力规划等过渡性专项规划的修编均已完成,土地规划环评获批复。重点跟踪洽谈火箭公司、泰坦公司、航天云、临近空间太阳能无人机等项目。另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今日,新洲区人民政府与华夏幸福签署新洲双柳项目《合作备忘录》并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在约定区域打造“产业高度聚集、城市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产业新城。据了解,新洲扼守武汉“东大门”,是国家级新型航天产业综合发展基地,在武汉市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进程中承担着东部桥头堡的作用。据悉,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首个招商项目——火箭公司已于近日完成工商注册及发射试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有望于明年开工。

《长江》9月12日(点击查看原出处)

宝宝吸收不好的症状
唐山中医妇科医院
双膝增生性关节炎怎么治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