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评论

刘增智

民生评论  2020-01-11 21:11 字号: 大 中 小

南疆门户 友谊雄关

□刘增智

中国历史上的九大关口,均处军事要地,其战略地位突出,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其中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友谊关,历史悠久,它始建于汉朝武帝时期,史称“雍鸡关”,明朝时改称镇南关。新中国成立后,经周总理批准,改名为“睦南关”,1965年为表达中越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最终定名为友谊关。

2018年1月4日,在广西刘氏总会会长刘华航的陪同下,部一行前往友谊关。

景区入口处左侧墙壁上刻有“南疆重镇”四个大字,细观旁边的简介,才知,在明清时期修建的关楼外门和内门上分别有“南疆重镇”和“镇南关”额题,然日本侵略者的先遣队占领关楼后,将其焚毁,并劫走“南疆重镇”匾额石碑,又拓下“镇南关”额书,一并运回日本向天皇邀功请赏。

其右侧有“万众一心”的雕塑,在强虏犯边,国门沦丧的年代,南疆军民毅然拿起原始的土枪土炮、大刀长矛,在清军主帅冯子材的带领下,同装备坚船利炮的法国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最终取得了震惊中外的“镇南关大捷”。万众一心,其利断金,边陲军民同仇敌忾、众志成城,谱写了中华民族御外侮、壮怀千秋的不朽诗章。

进入广场,一座名为“法式楼”的建筑映入眼帘,其建于1914年,由法国工程师设计,是当年清政府设在凭祥的“镇南关对汛分署”的办公地点,主要负责边境的外交事务和维持边境治安。据介绍,法式楼的旁边建有关帝庙和纪念1885年为保卫镇南关英勇战死的清军爱国将士的昭忠祠,可惜均在抗日战争中毁坏。如今眼前的法式楼虽破旧,但却见证了发生在友谊关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据载当年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越南胡志明主席曾在此会晤,建立起中越两国友好关系。

来到关楼右侧,高台上立有一块风景石,其为“友谊关碑记”,记载了友谊关的历史沿革、组成部分以及其重要地位,详略得当,有助于游人了解友谊关。

风景石左侧为“睦南关”石碑,现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念碑。

友谊关就坐落在高耸峭拔的左弼、右辅两山坳谷间的最高点。左辅山的镇关炮台和右辅山的三炮台雄踞左右山巅,地势险峻,历来被视为军事要塞。

友谊关原关楼已毁,现城楼是在原睦南关的基础上,改修扩建而成,基座由长方形料石砌成,中央为圆拱形的城门,城门高约10米。关楼共有四层,二楼展览厅为“镇南关大捷”、“镇南关起义”、“红旗插上镇南关”的历史文物及图片、影视展;三层为中越领导人友好往来及中越商贸往来场景;四层为九大历史名关的有关资料。城门上镶嵌着出自陈毅元帅手笔的“友谊关”匾额,字体浑厚,苍劲有力。

穿过友谊关关楼,为新修建的“友谊关口岸联检大楼”。正面镶嵌有国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色大字。

继续前行100米,就是“零公里”界碑。“零公里”界碑是中越公路在边境上的交接点,在中国一侧的柏油路面上镶有“中国国道322线终点”,在越南一侧的公路西边,立着一块公路里程碑,面朝中国的一面用越文写着:“河内—172公里”,面朝越南的一面则写着“No.0”意思是零号,这就是“零公里”界碑的由来。有趣的是,自从我国把镇南关更名为友谊关后,为两国的睦邻友好,越南也把与我们友谊关对面的口岸改名为友谊口岸,这在中越边境中可以说是一个奇观。

在广场东面、靠近高速公路友谊关出口处,修建了抗法名将冯子材雕塑,在约4米高的高台上书有“抗法英雄冯子材”,高台之上,冯子材骑着战马,战马因冯子材手拉缰绳而马蹄飞扬。

在广场南面,背靠友谊关左辅山山体有高浮雕墙

,向游客展示了友谊关历史、镇南关大捷、镇南关起义、红旗插上镇南关、中越友谊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的“镇南关起义”是孙中山先生唯一一次亲临前线指挥、唯一一次亲手拉响大炮轰向清军阵营、唯一一次在阵地上参加战斗,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

如今,友谊关在历经镇南关大捷、镇南关起义、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之后,继续见证着中越两国关系的发展,成为中越之友谊门户。

灯盏生脉胶囊的价格
南京妇科医院咋样
骨质疏松治疗手段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