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风情

清风送走人情债

民生风情  2020-01-14 23:18 字号: 大 中 小

央视《焦点访谈》聚焦房县人情新风:清风送走人情债

每年的腊月和正月间,是农村最热闹也是人情酒最多的时候。可是今年,在湖北房县农村却看到了不同的景象,办酒席的少多了。正月十六,青峰街村请客办酒的只有一家。

现在的压力轻了,可是在2014年之前,乡亲们的压力可是大得很。村民们一年挣不下几个钱,都花在办酒待客送人情上了,你办他也办,谁也没占便宜。人情这杯酒不好喝,费钱又费时,风气也坏了,李有权觉得这么下去不是个事儿。

村里人都希望这个人情风能变一变。但是怎么变呢?双湾村党支部书记李有权趁到镇里开会的机会,跟周围七八个村子的支书主任商量,大家出主意,让李有权到镇里、县里讨个办法。

跑了一圈儿,还真讨来了办法,就是成立红白理事会

,运用乡规民约来办这个事儿。李有权心里有了底,回到村里先开党员代表会,请德高望重的老人和村民代表成立清风理事会。接着又开村民代表大会,发倡议书,征求大家伙的意见。村民们的意见最后基本统一了:除婚丧嫁娶、生小孩外,一律不举办宴请活动,属于可以举办的提前登记备案。

大家定的规矩,大家都得守,但事情真要落到自己头上,有人一时半会儿还真转不过这个弯儿。

有了问题总得想办法,村委会和清风理事会从镇里弄来一辆宣传车在村里来回广播,预防和提醒;对不符合村规民约的人情酒提前上门做工作,打招呼;对不听劝,非要办酒待客收人情的人家,取消十星文明户的评选资格。慢慢地,起了变化。

代新儒老两口曾经在2012年送人情送得连玉米种子都没钱买了。自打风气好转,代新儒老人的人情账一年比一年少。

代新儒:送礼送了两万三千多,反正后面零头我忘记了,2014年行情四千多一点,2015年还少些了,有两千多一点,2016年总共一起才一千三百块钱。

新村规刹住变味儿的人情

湖北房县双湾村的人情歪风刹住了,青峰街村也在想办法。双湾村成立清风理事会之后一年,青峰街村在2015年也成立了清风理事会。

张启刚老人是理事会的成员,村里谁家办酒待客,他会提前上门看看。在婚礼仪式的最后,理事会送来了两个舞蹈节目,为婚礼助兴。

不能待客的名目写进村规民约,坚决制止;可以待客的,理事会上门贺喜,还免费送节目,给主人家长脸。这样的方式,效果好,村民高兴,理事会的建议也就愿意听。

周义保是村里的养猪大户,养了300多头猪。2012年之前他和媳妇儿带着孩子在广州打工六年,辛辛苦苦攒下了十几万块钱,2012年他回到双湾村,建起了猪场。在外生活了六年的周义保没想到的是,家乡的人情债这么重。花钱不说,周义保最耽误不起的是时间。

2014年,双湾村人情风开始好转,周义保人情支出减少的同时,时间也腾出来了。

曹云也养猪,头些年每年养三五头,贴补家用。2014年人情债少了之后,每年能省个万八千的,去年一下子养了二十二头。平常遇到什么问题,都会请周义保过来看看。

双湾村的变化不仅造福了本村村民,也为整个房县的脱贫攻坚工作开拓了思路。

中共房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高勇:双湾村这个做法确实是老百姓非常拥护,做法也比较有成效,看到这种情况,我们县在2016年的时候以正式的文件全面推行这个工作。

移风易俗需要全民参与

辛辛苦苦干一年,居然要拿出小一半收入送人情,经济负担重,精神压力大,简直是死要面子活受罪。这个顽疾能不能治?湖北房县和其他不少地方已经给出了答案。靠乡规民约、村民自治,党员干部带头,大家一起努力,风气的变化让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移风易俗是全社会的事情,需要全民参与。就像刚才那位农民朋友说的,光一个村治不行,全国各地都治理好了,大家的生活就能更轻松更幸福。

腰间盘突出治疗偏方
呼和浩特牛皮癣医院地址
儿童止咳药含不含防腐剂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