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娱乐

黑龙江互联网开启绥化绿色产业大变局呢

民生娱乐  2021-09-14 08:30 字号: 大 中 小

黑龙江:“互联+”开启绥化绿色产业大变局

目前,该市在淘宝、京东、1号店等知名电商平台开设营销店铺2890个,实现绿色农产品总交易量12.5万吨,线上线下成交额10.4亿元……

中国园林10月8日消息:金秋,龙江大地金谷飘香,可绥化市绿色有机农作物的归宿并不是颗粒归仓,而是借助互联,遵从“农户之命”与异乡人的舌尖“喜结连理”,完成“指腹为婚”的承诺。

近年来,为了突破传统农业发展瓶颈,实现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绥化市农业部门和绿色食品工作机构大胆运用“互联+”的方式发展绿色有机食品,加强上销售,向互联要效益。目前,该市在淘宝、京东、1号店等知名电商平台开设营销店铺2890个,实现绿色农产品总交易量12.5万吨,线上线下成交额10.4亿元。

绿色食品销售开垦互联“农田”

伴随着敲击键盘的啪啪声,肇东市黎明镇长富村的有机玉米、小米、笨榨豆油等农产品通过络在阿里巴巴、京东商城等电商平台确认预约订单业务,准备发货了。

“依靠络宣传我们村的绿色有机农产品声名远播,作物成熟前,络订单源源不断,产品畅销上海、北京等地。目前,‘互联+’电商销售量占10%,真没想到‘互联+’效果这么好。”黎明镇长富俊龙谷物合作社理事长李俊龙颇有感慨。

目前,“互联+”让绥化市农民和企业把以往非标准化的、分散的、少量的、多样性的农产品打造成标准化、品牌化、大规模的绿色有机加工品。长富村紧跟潮流,搞起了私人“订制”,构建“村集体+合作社+互联”的新型农业服务体系,实行顾客上下单、农村基地种植、限时配送方式。绥化市北林区的正大米业在天猫、淘宝站建立平台销售特色产品,每公斤大米由原来的6元多卖到15元以上。

物联技术渗透绿色食品全产业链

“从农作物在田间地头的生长,到粮食加工、包装直至出厂,我们能做到物联全程可追溯。”在黑龙江东禾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监控室,总经理杨晓萍指着联排显示屏骄傲地说。

40多岁的杨晓萍卖了20多年大米,2005年她把米厂建在绥化市庆安县。她坚信品牌建立离不开消费者信任。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她瞄准了物联技术。杨晓萍说,物联不仅对企业的生产加工起到监督作用,还可以把全产业链亮相给消费者看,强化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在东禾农业,登录公司站便能实时监控农产品生产加工流程,物联技术已应用到企业的水稻种植、粮食仓储、大米加工、物流运输、线上线下销售的每一个环节,基本建立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

掌握这种新技术的除了大企业外,农民朋友也意识到监控技术的优越性。肇东市黎明镇长富村安装了可追溯监控系统,对基地农作物生产实行全程监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绥化市北林区在“河夹芯子”现代农业水田示范区建设一处物联平台信息系统,项目投资1000万元,有10个子系统,是完整的种植、运输、仓储、销售管理流程,用这些传感器获取信息,互联、移动通信等交互传递,可实现对产业链的全程控制。

农产品络营销人才“破土”而生

来到了古朴幽静的高知。聪慧美丽的里伽子 在这个偏僻的小地方如此靓丽 目前,绥化市“互联+农业”模式,已深入到农产品全产业链各个环节。一批具有新思维的年轻人带着对家乡的热爱,利用掌握的知识通过互联激扬着他们的青春。

返乡创业的贫困大学生乔卫奇,开办店实现年销售额100多万元,是远近闻名的“农村淘宝合伙人”的明星合伙人。有了上市场,他与农户签订订单,种植杂粮、杂豆,并雇贫困户以每公斤1元的人工费挑选豆粒,提高商品品质,实现销售增收,带动贫困户脱贫。

明水县通过电商推动群众创业就业,帮助贫困户、残疾人就业,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许多草根创业者。“卖瓜姑娘”刘明奇在今年7月以每公斤30元的价格在上卖自家香瓜1000多公斤。“倒蛋小伙”潘跃明把本地“笨蛋”放到上,销往北京、广州、上海等城市。残疾人于秀伟是村里的淘宝合伙人,他和妻子在淘宝上开店创业,现在月收入近3000元。“互联+绿色”的发展理念,让这些相对贫困人群实现了创业梦、致富梦。

大连:让绿色成为城市版图“主色调”

完成绿化149.66公顷 打造环绕西宁的绿色迎宾大道

三亚:城市景观开启3D模式 墙面上种绿色植物

森林城市让绿色发展理念落地生根

(来源:黑龙江)

昆明前列腺炎
头发出现斑秃怎么办
西宁治疗宫颈糜烂医院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