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娱乐

丧失工匠精神的老板才是扼杀企业的元凶团购

民生娱乐  2020-06-11 12:47 字号: 大 中 小

工匠精神一词,已经被行业提到了太多次。不管是在什么场合,行业人士只要一聊到关于这个词的话题,说得最多的往往都是 企业要有工匠精神 。久而久之,大家对 企业的工匠精神 话题也累觉不爱了。其实,导致陶瓷企业丧失工匠精神的根源,在于这些企业的老板本身就不是 工匠 。而他们,才是扼杀企业的元凶。

说到这里,有必要简单梳理一下这些老板是怎样一步步迷失的。

每一个老板在创业之初,相比都有一份要改变行业、甚至改变世界的野心,为了实现这份野心,他们都会信誓旦旦地说,要如何把产品做好、把技术做精。

在这些老板的带领下,企业做出了一些好产品、好技术。不久之后,抄袭仿冒者出现了,企业和老板义愤填膺。但苦于中国市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本身就很薄弱, 李鬼 赚了比 李逵 更多的钱,原本还保留着工匠精神的老板也开始被所谓的 大环境 同化。就这样,企业老板变成了自己讨厌的那种人。

在市场环境好的时候,大家都忙着赚钱,也不会有人太在意这些精神层面或者情怀上的事。最近几年市场急转直下,陶瓷企业的生意越来越难做,没有原创力的企业只能加速模仿,而被模仿的企业自然就会想: 生意这么差还来仿冒,你是嫌我日子不够苦么?

于是,最近两年陶瓷行业对原创、知识产权等词语的关注频率越来越高。而这,仅仅是 工匠精神 的一部分。更多的时候,工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能源办关于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发[2007]2号)和《印发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推动落实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部门分工和2007年各部门节能减排工作安排的通知》(发改环资[2007]2074号)要求匠精神是体现在老板和企业为人做事的原则上。

回顾近年来行业出现的倒闭事件不难发现,大多数企业的倒下,都与投机取巧、诚信丧失脱不开干系。<技术成熟/p>

同一位高安陶瓷企业的老板聊天时,他就讲到了这样一件事: 某企业的人找到我们,想要我们工厂瓷砖包装箱的供应权。我们之前使用的包装箱本来是四毛六,他一口气说 我四毛二全都给你包了 ,做了半年就把我们坑惨了。包装箱的质量低劣到什么程度?刚进仓库就已经烂了,发到经销商那里能好的了吗?虽说是四毛二给到陶瓷厂,实际上可能三毛八就能做出来,偷工减料非常严重。这种人跟客户打交道都是这样的风格,经营企业就更不用说了。

也许有一天这位供应商的企业会倒闭,而他也可以卷土重来,但是在这位高安陶企老板的眼里,他已经成了 不诚信 的代名词。很多时候企业选择合作伙伴不是选择企业,而是选择人。一旦老板的人品被认定有问题,企业表面上再怎么风光也是徒劳的。

在调查众多陶瓷企业倒闭原因的过程中,我们的听到了很多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是因为供应商集中催款;有的说,是银行不肯贷款;有的说,是企业在其他领域的钱没收回来。行业发展这么多年,经历的倒闭事件多到可以编写一部教材,总结原因的时候,这些企业的老板却很难从自己身上找到原因。

有数据显示,美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7年,大企业平均寿命不足40年。而在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年。美国每年倒闭的企业约10万家,而中国则为100万家。

不客气地说,如果陶瓷行业的老板们还只是停留在探讨企业应该有怎样的工匠精神的层面,而不关注自身精神的提升,那么平均寿命很可能会继续被缩短。

从 工匠精神 本身来看,世界上已经有不少国家的案例可以作为参考,二战之后,德国出现的 经济奇迹 就是一个典型。德国经济奇迹的出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的科技基础与敬业精神。而这两个因素,恰恰是现在很多陶瓷企业都欠缺的。

再上升一个层面来看, 工匠精神 其实是一种 企业家精神 ,而不是 企业精神 。企业家精神的下滑,才是经济发展的隐忧所在。

一位意大利色釉料企业的负责人曾说,意大利企业往往都是在技术创新成熟之后才进行宣传,而国内企业的操作手法则是,设备、产品还没做出来的时候,各种宣传口号就已经漫山遍野。在他看来,中国陶瓷行业真正需要的,是对技术和创新肯较真的老板。

(作者系陶城报社采访部主任)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