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舆情

保障房建设从起步到发力美食

民生舆情  2020-12-26 06:03 字号: 大 中 小

近日,财政部印发了新的《中央补助廉租住房保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在资金分配和保障范围上都有了新的突破。补助范围由“财政困难地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扩至东、中西部25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资金使用范围也从原来的“用于租赁补贴开支后仍有结余的,可以用于弥补购买、改建、租赁廉租住房支出,但不得用于新建廉租住房支出”扩至“在优先满足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的前提下,可用于购买、改建或租赁廉租住房支出”。

紧接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宣布,今年我国将开建保障性住房1000万套,相比2010年的580万套增长70%以上,其面积大体相当于2010年全年商品房的供应量,创历年之最。

政策和建设力度大幅度地改进,在保障性住房这个“新生事物”的发展历程中已不是第一次。

转方向迎来保障房“阳光”

为了让每个居民“住有所居”,中央财政近年来大力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来自财政部综合司的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中央累计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达15 8亿元。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朝才对说,保障房近年来的发展,最突出的就是保障方向在转变。他分析说,近年来,随着房产市场的商品化,经济适用房的弊病也逐渐显露出来,房源供给上的不足和配套机制的不平衡使其应有的保障功能大打折扣。经济适用房,已经发展成房地产商和老百姓都不讨喜的一种产品。

2007年8月,国务院出台《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强调把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同时,进一步明确住房保障范围、保障标准。这份标志性文件的出台,无疑为解决“住有所居”这一重大民生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证。

一系列配套政策相继出台,涉及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管理、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以及廉租住房保障规划等多个方面,为城市低收入家庭编织了一张住房保障,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建设悄然进入了有序发展的阶段。

2007年,全国安排廉租住房建设资金77亿元,超过历年累计安排资金的总和。

2008年,廉租住房资金保障问题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当年中央财政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184亿元,约是上年51亿元的 .6倍。

2009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障房作为民生领域的重头戏再次被寄予厚望。尤其是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加大廉租房建设成为扩内需、惠民生的重要结合点。这一年中央加大对财政困难地区廉租住房保障补助力度,安排保障性住房支出达到551亿元,比2008年增长2倍。当年,全国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200万套,新增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16万户。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国将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580万套,当年的保障房建设规模创历年之最,中央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补助资金达802亿元,汇则成是全国首个以平台为基础开发的一套帮助实体经济实现优惠券发放、促销费用管理、数据统计、会员采集的高效工具。基于云端共享的使用软件全国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开工590万套,超额完成年初国务院部署的任务。

2005年,全国仅有 2.9万户最低收入家庭被纳入廉租住房保障范围,如今,全国已有1500万户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得到解决。

公租房“登堂入室”

随着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力度的逐步加大,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但由于部分地区住房保障政策覆盖范围较小,大中城市商品住房价格较高、上涨过快等原因,一些中下等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既无力购买经济适用房,又不够条件享有廉租房。“夹心层”的住房矛盾日渐凸显。

2010年6月,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7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弥补了长期以来“夹心层”住房政策的缺位,也让住房保障体系更加完整。

同年9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运营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其中包括对公租房建设用地及公租房建成后占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等数项税收优惠政策。

有人形容保障房说,廉租门槛放宽让“次贫者”也有房住,经适房申请门槛逐年放低消解掉一批住房市场的刚性需求,公租房门槛更低,消解刚性需求的作用更大。

王朝才分析说,政府可以保障人人有房住,但是政府目前没有财力保证、也不一定应该保证家家拥有自己的住房。这就必须要建立健全租赁市场,鼓励买房,限制卖房,奖励租房。租赁市场不成熟的问题确实存在,而在住房供应结构上,长期缺乏租赁人群最欢迎的、适当的中小户型,更是不容回避的现实。密集型都市发展战略的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城市里有大量60平方米以内的中小户型住房供应租赁市场,满足各类人群的短期性、过渡性居住需求。这样地方政府大力发展公共租赁房的背景条件也就越发明确了。

财政部综合司有关负责人告诉,今后一段时间,国家将鼓励各城市在近郊或卫星城镇建设公共租赁住房,面向购买商品房支付能力不足、又不能够享受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保障的部分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以及非本地户籍的外来长期居留人员,按市场租金出租,以逐步解决城镇居民中的“夹心层”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

同时,继续鼓励和支持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等进城农民工和外来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区域,采取行政划拨和土地作价入股、税费优惠和招商引资方式,推进面向进城农民工和外来务工人员出租的、低租金的公共租赁住房建设。

目前,以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为主要形式,“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的住房保障政策框架日趋清晰。从国家目前的决心和力度,各类住房困难群体都将梯次享受着保障房“阳光”。

在上海,廉租房保障对象收入标准已五度放宽,人均月收入限额从城镇“低保”线的 20元提高到1100元,财产限额从 万元逐步放宽到12万元,在这种收入水平以下的人群已经实现“应保尽保”,目前已超过7万户享受廉租房。经适房的购买对象人均月可支配收入限额也已由2 00元放宽至2900元,人均财产限额由7万元放宽至9万元。公租房则不设“收入线”,与上海就业单位签订一定年限工作合同,在上海无自有住房或人均居住面积低于15平方米的均可申请。

财政部综合司在总结“十一五”展望“十二五”的报告中强调,在全面完成《2010-2012年保障性安居工程规划》的基础上,“十二五”时期,财政将继续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扩大廉租住房覆盖面,规范和完善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和管理,在基本完成城市和工矿区集中成片棚户区改造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城镇零星危旧住房的改造和地方国有林荧光粉原料弱势运行场、垦区的棚户区改造工程。进一步完善发展公共租赁房的土地、财税、金融等支持政策,建立健全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供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个人等社会资本参与公共租赁房的建设和供应,力争“十二五”时期公共租赁房的建设和供应获得快速发展并跃上一个新台阶。

小孩怎么提高免疫力减少生病
贵港好白癜风医院
福州白癜风治疗费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