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晚间视点加息为调控信贷投放四次加息影响几
民生舆情 2020-09-18 01:53 字号: 大 中 小
★晚间视点:加息为调控信贷投放 四次加息影响几何?
【编者按】为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投放,稳定通货膨胀预期,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7年8月22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这是央行自7月中旬加息之后的今年第四次加息举措,调控的力度和节奏如此之快都是历年罕见的,央行用意何在?
【本文导读】
央行: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
利率连续升至6%才会影响股市
今年第四次加息力度大节奏快 央行用意何在
利率再次提高,打压股市迹象明显
将对A股产生较大冲击?业内人士热论央行加息
【内容解析】
央行: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为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投放,稳定通货膨胀预期,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7年8月22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3.33%提高到3.6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由现行的6.84%提高到7.02%;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上调0.09个百分点。
利率连续升至6%才会影响股市
8月21日18时30分,央行宣布今年第四次加息。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至3.6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至7.02%,其他各档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上调0.09个百分点。证券吴先生对此次加息发表了如下看法。
吴先生表示,此次加息对股市的影响可能不大,主要还是针对通胀,实际利率仍然为负,估计顶多也就单日下跌表示一下就过去了。他认为,这次加息后,存款利率仍为3.60%,存款利率只有连续升到6%以上,流向股市的资金才有可能减速。
"但是,其实加息的空间并没有那么大了。"吴先生称,之所以这么说,一方面是因为实体经济的影响,央行不大可能过快或者过高地升息,来损害钢铁、地产这些行业的增长,另一方面,加息在不断的缩小中美利差,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在增加。
今年第四次加息力度大节奏快 央行用意何在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22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3.33%提高到3.6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由现行的6.84%提高到7.02%。
这是央行自7月中旬加息之后的今年第四次加息举措,调控的力度和节奏如此之快都是历年罕见的,央行用意何在?接受采访的几位专家发比去年同期增长54%表了自己的看法。
水皮:央行加息步伐加快下月或出现减息调控
水皮今天接受采访时称,本次央行加息对后市仍不会有影响。央行一直以为用"文水炖蛤蟆"的方式小幅加息,这就使得一方面不可能产生一步到位的效果,另一方面减少对市场的冲击,使其慢慢软化。以后央行还会再加,相比于7月CPI增幅5.6%,利率3.6%还相差两个百分点。
越来越紧凑的加息政策出台,表示央行正在抓紧完成加息进程,下个月央行可能出台减息政策,与美联储同步。因为中美经济体一致,美联储的动作不可能不对央行产生影响。同时在美联储减息的背景下,央行如果仍然不断加息会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与美国很相似,但还从来没有出现过反向调控的政策。所以本次加息带来了另一种可能。
水皮同时表示,央行加息的步伐将在与未来CPI相距1个百分点时停止。
左小蕾:利率频繁调整市场主体需培养敏感性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表示,此次加息与之前市场预期基本一致。8月15日央行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一星期之后再度加息,速度频繁出乎意料之外。
加息目的在于控制通货膨胀,多次小幅加息,其积累效果或将显现。
左小蕾认为,频繁加息是利率市场化的表现。中国证券市场尚不成熟,市场参与主体,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要培养对政策的反应能力。特别是个体投资者,要学会认识政策,考虑如何调整投资策略。
利率再次提高,打压股市迹象明显
央行再次提高利率。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3.33%提高到3.6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由现行的6.84%提高到7.02%;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上调0.09个百分点。
一个月来,央行三次出拳:7.23日央行宣布提高存贷款利率0.27个百分点,并将利息税大幅调低至5%;7.31日,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个百分点;今天再次调整。
此次调整和先前的提高利率有略有不同,原先是存贷同时调,对银行而言,关系不大。而这次存款利率上调幅度高于贷款利率,意味着银行的息差将减小,银行的利润受到影响,对银行股的打压明显。另外,存款利率提高势必吸引股市资金重入转入银行,股市资金的供给量会相对减少。
结合刚刚出台的个人境外投资的政策,目前管理层已从两个方面开始调控股市:
第一,资金的供应量。通过QDII、个人对外投资、提高银行准备金率等方式分散国内市场资金,减少资金的供应量;
第二,资金的成本。通过不段的加息,提高资金的使用成本,降低股市的赢利预期。
这两项政策是调控股市的根本,从最近的连续货币政策来看,管理层对股市的上涨开始重新担忧。特别是在美国次级债风险,全球金融动荡的背景下,今天突然宣布加息实属意外,连想到这两天股市爆涨,其用意不言而喻了。垃圾泡沫管理层接受不了,蓝酬股同样接受不了。对此信号,必须慎重对待。
此次会不会再造黑色星期三呢?个人感觉短期影响不会太大。因为此次上涨的主导力量是机构,介入程度深,筹码锁定好,不会大幅杀跌出货。而上次却不同,筹码全在散户手里,一有风吹草动,全撤了。机构目前还没到多杀多的时候。再者,本轮上涨的版块极少,多数股票涨幅很小,不具备集体做空能量。所以,在短线消化后,大盘仍有挑战5000点的可能,只是需要谨慎持股了。
将对A股产生较大冲击?业内人士热论央行加息
哈继铭:单纯利率政策没有作用 年内只会再加一次息
中国人民银行21日18:30在其站上宣布,8月22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1年期上调0.27%至3.60%;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至7.02%。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对金融界站表示,加息在意料之中,在此时点上加息则另有原因;今年最多还会再加一次息,但加息对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影响是非常轻微的。
哈继铭表示,对此次加息,他有四点看法。
第一,是否在意料之中?"我们说,是在意料之中,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已谈到通胀压力,7月的CPI又高达5.6%,央行此举虽不能完全消除通胀,但有利于降低通胀预期。"
第二,是加息时点问题。既然加息着重于对付通胀,为什么不在7月通胀数据出来后就加息,而要选择这个时点?
哈继铭表示,最近全球都处在在美国次级债阴影下,各国货币政策趋于谨慎。"我们前期报告也说对中国影响是很轻微,很难转化为对实体经济泊影响。因为中国经济对次级债风波还有三重防御。"
哈继铭进一步分析说,一是如果次级债影响到美国的消费,Fed就会减联邦储备利率。但Fed说明它还不这么看。
二是即使美国减息还不足以减少对美国乃至于对中国影响的话,那么中国出口竞争力一直在提高,对美国出口的占比一直在下降。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时,中国采取积极财政政策来有效抵消了这一影响。中国近年来财政收入大幅上升,赤字越来越小,完全有能力对付。
三对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影响是非常轻微的。"我们认为,今年全年通胀可能在3.5%-4%,比去年1.5%高出200多个基点,而今年实际利率比去年还要低,对实体经济没有什么影响。"
第三,对于资本市场来说,昨天外管局推出个人可以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市场的政策,这对国内股市本是利空,但中国股市今日还是涨,说明不论是投资者还是管理层都对资本市场有信心,在这种时候加息,不是为了打压股市,而是应对通胀和流动性。
第四,"中国今年不排除再加一次息,但最多再加一次。"
哈继铭认为,三季度通胀会温和下降。"7月份的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和零售额增幅,扣除资产价格上涨后上涨速度都在放慢。"
最后,哈继铭表示,中国不应一味动用利率政策,而应该有其他配套政策。没有其他政策到位,利率政策起不到作用。
"我说的配套政策,一是资源价格的理顺,二是环保成本的提高,对环境污染惩罚力度的加大。"哈继铭说,"如果经济过热到资源价格和环保问题不可控制,到时再来治理,更加不可行,地方政府更有借口推托。如果各种资源价格理顺了,出口就不会增加得这么快,流动性也不会这么厉害。"
"不要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加息上,"哈继铭说。
央行今日同时宣布,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上调0.09个百分点。
这是央行今年内第四次调整利率,但活期存款利率仍维持0.81%不变。
叶檀:央行此时加息是向国际示好
8月21日傍晚,央行站最新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7年8月22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3.33%提高到3.6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由现行的6.84%提高到7.02%;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
这是2005年以来的第八次加息。虽然各界对加息呼吁已久,但此时加息却颇为出人意料。此次"非周末"的突然加息,最重要的作用是对次级债危机作出的反映。
从国际市场来看,这并不是一个加息的好时机,从国内市场来看,特别国债发行在即,加息不会对市场预期产生多大影响。
美联储上周临时决定降低贴现率,市场普遍视为9月美元降息的前兆。与此同时,进入加息通道的欧洲央行、英国与日本央行,加息预期弱化,以应对次级债危机所引发的流动性暂时紧缩状态。此时我国央行加息的直接后果是增加中国对全球热钱的吸引力,使热钱流入问题雪上加霜,上半年流入的国际游资为1219亿美元,加息将进一步增强对国际游资的吸引力。
可见,此时逆势加息,并非紧缩政策,而是一种明显的扩张政策,对紧缩国内信贷收效不大,而在国际上却能示人以负责的形象,这让人联想到东亚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承诺。可以认为,此次加息是我国对于次级债危机做出的独特反应。
热火朝天的信贷市场不会受到什么冲击,这次加息在国内收紧流动性不会超过以往的1000亿规模,由于存贷款利率升幅不同,对银行利润和银行股价格会有微小影响,目前的3%的存贷利差会因此下降。
加息同样不仅不会冲击资本市场,相反,从大背景来看,此时加息无论对于香港股市还是内地股市都是一个利好,意味着资本市场将拥有源源不断的后续资金。
各界长期呼吁摆脱负利率,目的是减少流动性泛滥,缩小财富分配过于明显的不均衡状态。但时移势易,此时加息不仅无助于减少流动性,反而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吴晓求:本次加息效果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央行8月22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1年期存款利率上调0.27%至3.60%;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至7.02%。就此,连线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教授。
吴晓求表示,本次加息属意料之中,是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投放、稳定通货膨胀预期的必要措施。
对于本次加息将产生怎样的效果,吴晓求对金融界站表示,本次加息的意义和作用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易宪容:加息幅度还应更大、频率还应更高
8月21日18时30分,央行宣布今年第四次加息。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至3.6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至7.02%。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上调0.09个百分点。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对此次加息发表了如下看法。
美国媒体对中餐业的负面报道接连不断,使美国中餐业生意大幅下滑…… "加息在预料之中,但加息幅度还要更大、频率还要更高些。"易宪容称,针对当前股市、楼市的高热状况以及CPI的不断攀升,只有加息才是宏观调控的正途,不过主管部门胆子还是小了些,现在存款利率已经为-2%多,仅靠每次加0.27个百分点是不够的。
易宪容认为,加息的影响往往是滞后的,一般至少要个月后才能体现出来,所以央行加息的力度还要更大、频率还要更高些,才能把起到相应的效果。同时,央行在行动上还应更具前瞻性一些,不要被动的去加息,而是更主动掌控。"现在,中国低利率政策已经导致了经济多方面扭曲,直接导致了楼市、股市的泡沫。"易宪容说,中国在管制下仍是低利率,与成熟的金融价格机制还相差很远,必须通过不断加息让金融市场建立合理的价格机制。
左小蕾:利率频繁调整市场主体需培养敏感性(银河证券)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22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3.33%提高到3.6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由现行的6.84%提高到7.02%。
这是央行自7月中旬加息之后的今年第四次加息举措,调控的力度和节奏如此之快都是历年罕见的,央行用意何在?接受采访的专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左小蕾:利率频繁调整市场主体需培养敏感性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表示,此次加息与之前市场预期基本一致。8月15日央行上调存款类不会对速和电脑配置造成过高的负担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一星期之后再度加息,速度频繁出乎意料之外。
加息目的在于控制通货膨胀,多次小幅加息,其积累效果或将显现。
左小蕾认为,频繁加息是利率市场化的表现。中国证券市场尚不成熟,市场参与主体,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要培养对政策的反应能力。特别是个体投资者,要学会认识政策,考虑如何调整投资策略。
此外,易宪容预估,今年下半年肯定还会继续加息,但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不大,毕竟金融机构现在资金还是有些紧张。
水皮:最快下月还将加息 美联储动向值得关注(华夏时报)
8月21日18时30分,央行宣布今年第四次加息。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至3.6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至7.02%,其他各档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上调0.09个百分点。
美国媒体对中餐业的负面报道接连不断,使美国中餐业生意大幅下滑……
水皮表示加息从来不是专门针对股市而来,7月份CPI数据高达5.6%则很可能是此次加息的针对点。水皮认为加息是一个过程,此番宏观调控的特点之一就是小幅快频率的加息,所以年内再次加息可能性特别大,"甚至最快可能在下个月就会再次加息"。
但是水皮也指出,美联储下一步的政策走向也可能影响中国央行下一步是否加息的决定。由于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近期可能采取减息措施,若美联储减息,央行到时加息的可能性就会降低,"因为那样反向操作会导致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加大,我们不可能跟自己过不去。"水皮由此也认为,此次加息跟央行对美联储动向的判断有关,或是特意赶在美联储降息之前推出加息措施。
水皮:最快下月还将加息 美联储动向值得关注(华夏时报)
8月21日18时30分,央行宣布今年第四次加息。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至3.6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至7.02%,其他各档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上调0.09个百分点。
美国媒体对中餐业的负面报道接连不断,使美国中餐业生意大幅下滑……
水皮表示加息从来不是专门针对股市而来,7月份CPI数据高达5.6%则很可能是此次加息的针对点。水皮认为加息是一个过程,此番宏观调控的特点之一就是小幅快频率的加息,所以年内再次加息可能性特别大,"甚至最快可能在下个月就会再次加息"。
但是水皮也指出,美联储下一步的政策走向也可能影响中国央行下一步是否加息的决定。由于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近期可能采取减息措施,若美联储减息,央行到时加息的可能性就会降低,"因为那样反向操作会导致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加大,我们不可能跟自己过不去。"水皮由此也认为,此次加息跟央行对美联储动向的判断有关,或是特意赶在美联储降息之前推出加息措施。
汤敏:加息在预料之中 央行依然采取小步调战略(中财)
央行8月22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1年期存款利率上调0.27%至3.60%;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至7.02%。金融界站第一时间连线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汤敏。
此次加息主要为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投放,稳定通货膨胀预期。汤敏对金融界站表示,此次加息在预料之中,现在通货膨胀很高,央行采取此宏观措施是必然。
汤敏还表示,央行目前通过加息并不能完全解决通货膨胀问题,但加息肯定是调控手段之一。此次调整的幅度不是很多,央行依然采取小步调战略。
方泉:加息对市场影响或有显现 但不会打击资金热情(中财)
针对8月21日央行再次加息,市场资深人士方泉表示,央行此时加息已在预料当中,短期内可能对市场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不会抑制资金涌入市场的热潮。
方泉表示,7月CPI增幅创10年新高,很多经济学家预计8月的数据仍然处在高位,通胀苗头已非常明显。加息以及类似的调控手段,主要是抑制过剩的流动性。因此,此次加息并不意外。
方泉认为,加息对市场的影响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前两次加息后,市场没有明显的调整,而现在指数不断创出新高。因此,此次加息对市场的影响可能会比较明显。但是,目前市场仍处在资金涌入的热潮中,预期热情很高,长期来看不会影响市场向上的走势。"突破5000点应该不是问题。"
魏杰:加息为了抑制流动性过剩 对银行股影响较大(中财)
中国人民银行21日18:30在其站上宣布,8月22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1年期上调0.27%至3.60%;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至7.02%。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魏杰对金融界站表示,央行加息不是因为通胀,而是为了抑制流动性过剩;股市中则只有银行股受影响最大。
魏杰说,"央行加息不是因为通货膨胀,而是为了抑制流动性过剩。因为流动性过剩,就会表现为经济过热,也可能表现为通货膨胀。"
至于下半年央行会不会持续加息,魏杰表示,"这要央行观察加息后的效果。加息空间还是有的。"
"对股市我估计没有什么影响,加这点息根本没有多少。"魏杰说,"但能适当缓解一下流动性过剩和股市过热。"
此次加息,魏杰认为企业进一步提高了成本,可以稍稍抑制一下资产价格过热和投资过热,"但作用也不会很明显。"
"近期主要是银行和地产股领涨,此次加息进一步收窄了存贷款利差空间,会影响到银行的业绩,对银行股影响比较大,明天银行股可能会比较不被市场看好,"魏杰具体分析说,"对房地产股加息的影响不大,上调首付比率才会构成对房地产业的真正打击。"
央行今日还宣布,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上调0.09个百分点。
这是央行今年内第四次调整利率,但活期存款利率仍维持0.81%不变。
韩志国:加息不是一个正确选择(中财)
2007年8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再次提高存贷款利率,除活期储蓄外,存款利率提高0.27%,贷款利率提高0.18%。这是今年内央行的第四次加息,如果把今年以来央行6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财政部一次大幅降低存款利息税率和发行15500亿特别国债综合起来考虑,那么今年以来的宏观经济政策就呈现出明显的收缩趋势,可以说,紧缩政策再次逼近中国,逼近中国经济也逼近中国股市。
加息就不可避免地会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股市的波动,但无论是对经济运行还是对股市走势,其影响的力度都会非常有限,今年以来经济运行与股市发展的实践都一再证明了这一点。
我们说加息是一次错误的宏观政策选择,是因为加息与国民经济的总体趋势不相符合。7月份的物价上涨确实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但这种上涨属于季节性与结构性的上涨,加息这种货币政策工具是一种总量性工具而不是结构性工具,由于这种政策工具具有明显的滞后效应,因而就更不能应对季节性的价格变化。如果加息是为了应对投资过热和防止经济运行从过快转向过热,那就应该是贷款利率的提高大于存款利率,而这次加息却恰恰相反,这就很难不使人怀疑这次加息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
我们说加息是一次错误的宏观政策选择,还因为这次加息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时机。最近一个时期,全世界都在应对美国次级债危机所引发的金融风暴,美联储已开始降低再贴现率并准备采取降息行动,这意味着美联储货币政策方向正在发生三年来的的重大转折。在次级债危机还没有完全过去、股市的剧烈波动刚刚开始放缓的情况下,央行采取加息手段实在是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时机。在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下,如果同时出现美国降息、中国加息的情况,那就会大大放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会有更多的资金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流动性过剩就会与物价上涨形成循环推动,不但不利于缓解流动性过剩与物价上涨,而且还可能加剧流动性过剩与物价上涨,进而给中国经济带来长久的负面影响。在流动性过剩、物价上涨与人民币升值这样多重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并相互掣肘的复杂背景下,加息只能是扬汤止沸而不可能是釜底抽薪,不会对国民经济运行产生积极的与明显的正面效应。
我们说加息是一个错误的宏观政策选择,更因为我们判断这次加息更多是针对股市。在这次席卷全球的次级债危机中,中国股市虽然也受到影响,但影响却比较有限,特别是最近两天中,股价指数迭创新高并接近5000点的重要点位,政府与管理层出于为党的17大预留上涨空间的考虑,又一次动用了货币政策工具。而且,这一次加息的方式又很像"5.30",今天宣布加息明天就开始实施,商业银行又得像"5.30"时的证券交易所与证券公司那样挑灯夜战更改相关数据。宏观经济政策总是处于这样"出其不意"的状态,到底有利于市场运行与经济发展还是会破坏市场秩序与发展秩序,实在是值得玩味再玩味,也实在是值得三思再三思!
于蕾:7月高CPI增长是央行加息的导火索(中国税)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7年8月22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3.33%提高到3.6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由现行的6.84%提高到7.02%;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上调0.09个百分点。第一时间连线了中国税首席税务专家于蕾。
于蕾表示,可以看出最近这两次加息时间间隔很近,促使央行做出这一举动,7月的高CPI(5.6%)增长应该是主要原因。央行上调利率无非有两个目的:抑制"高烧不退"的流动性过剩;防止随后有可能发生的通货膨胀,在这点上,央行的举措是有一定作用的。
谈到股市,于蕾称股市越来越趋向于价值投资,加息的作用已经不能说抑制股市过热了,而应改成促进股市健康稳定发展,股市长牛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价值投资也是股民需要追求的。
张汉亚:央行下半年为补偿通胀可能持续加息(金融界)
中国人民银行21日18:30在其站上宣布,8月22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1年期上调0.27%至3.60%;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至7.02%。国家发改委投资所专家张汉亚对金融界站表示,央行此举完全是为了对通货膨胀进行补偿,对企业和股市影响都不大;由于实际利率为负,央行下半年可能会持续加息。
8月13日,国家统计局公布,7月份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06%。
张汉亚表示,尽管目前通货膨胀仍然是由食品价格上涨带动的结构性通胀,"但结构性的也得加,只要价格整体上涨了,实际存款利率就成了负利率,央行必须对通货膨胀进行补偿。"
当然此次调息后,基准的一年期存款利率仍远远低于CPI涨幅。张汉亚解释说,央行一次加息不能太多,"否则对各方面心理影响太大。"
张汉亚预测,只要通胀居高不下,央行下半年还会持续加息,直到实际利率为正。
"历史上看,咱们国家存款利率最高到过10%以上,因为当时通胀就是这么高,"张汉亚说。
张汉亚认为,虽然此次存贷款利率上调幅度不一,存贷款差进一步缩小,但对企业影响比较小,"企业贷不贷款不在于利息,而在于利润空间。只要企业测算的利润空间高于贷款利率,就会继续贷款。历史上利息达到10%以上时,企业也没有停止贷款,因为在通货膨胀的背景下,它的利润空间可能是20%甚至30%。"
"这就像股市一样,只要人们预期在股市上的收益率高于存款利率,就可能把钱从银行取出来投入股市。"张汉亚补充说。
央行今日还宣布,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上调0.09个百分点。
这是央行今年内第四次调整利率,但活期存款利率仍维持0.81%不变。
秦洪:加息,A股市场带来三大压力(上海证券报 渤海投资)
A股市场面临加息之考验,8月21日证券咨询机构渤海投资注册分析师秦洪发布最新市场分析报告,报告认为此次加息将给A股市场带来三大压力。
一是资金分流预期的压力。因为随着存款利率的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存款激情会有所恢复。尤其是此次存款利率已从3.33%提升至3.60%,如果再考虑到利息率税的下调等因素,分析人士认为,随着食品价格涨幅的趋缓,"负利率"的趋势将受到考验,而一旦"负利率"情况消失,居民购买基金等投资激 情可能会消退,如此就影响着A股市场的资金面增量预期。
二是对银行股、地产股的压力。近期银行股盈利超预期增长,除了经济增长超预期之外,还与前几次加息的过程中,存贷差的利率结构有利于银行股,从而推动着银行股的净利润出现超预期的增长。但本次加息,则是一年期贷款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而一年期贷款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这意味着经过本次加息之后,存贷差的利率结构并不利于银行,这无疑对银行股的盈利能力产生压力。三是心理预期的压力。虽然目前对美国次级债风波的分歧较大,但有一点较为得到市场认同的是,美联储持续的加息是引发美国次级债风波的由头之一。持续的加息极有可能对房地产市场形成强大的压力。而央行此次加息也是在6月份房价再度大涨6%强的前景下出台的,意图相对明显,所以,这对于市场参与者的投资心理有着较大的压力。
对于后续走势,秦洪笔者认为此次加息后,A股市场的走势预期将相对谨慎一些。(俞险峰)
哈继铭:单纯利率政策没有作用 年内只会再加一次息(中财)
中国人民银行21日18:30在其站上宣布,8月22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1年期上调0.27%至3.60%;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至7.02%。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对金融界站表示,加息在意料之中,在此时点上加息则另有原因;今年最多还会再加一次息,但加息对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影响是非常轻微的。
哈继铭表示,对此次加息,他有四点看法。
第一,是否在意料之中?"我们说,是在意料之中,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已谈到通胀压力,7月的CPI又高达5.6%,央行此举虽不能完全消除通胀,但有利于降低通胀预期。"
第二,是加息时点问题。既然加息着重于对付通胀,为什么不在7月通胀数据出来后就加息,而要选择这个时点?
哈继铭表示,最近全球都处在在美国次级债阴影下,各国货币政策趋于谨慎。"我们前期报告也说对中国影响是很轻微,很难转化为对实体经济泊影响。因为中国经济对次级债风波还有三重防御。"
哈继铭进一步分析说,一是如果次级债影响到美国的消费,Fed就会减联邦储备利率。但Fed说明它还不这么看。
二是即使美国减息还不足以减少对美国乃至于对中国影响的话,那么中国出口竞争力一直在提高,对美国出口的占比一直在下降。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时,中国采取积极财政政策来有效抵消了这一影响。中国近年来财政收入大幅上升,赤字越来越小,完全有能力对付。
三对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影响是非常轻微的。"我们认为,今年全年通胀可能在3.5%-4%,比去年1.5%高出200多个基点,而今年实际利率比去年还要低,对实体经济没有什么影响。"
第三,对于资本市场来说,昨天外管局推出个人可以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市场的政策,这对国内股市本是利空,但中国股市今日还是涨,说明不论是投资者还是管理层都对资本市场有信心,在这种时候加息,不是为了打压股市,而是应对通胀和流动性。
第四,"中国今年不排除再加一次息,但最多再加一次。"
哈继铭认为,三季度通胀会温和下降。"7月份的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和零售额增幅,扣除资产价格上涨后上涨速度都在放慢。"
最后,哈继铭表示,中国不应一味动用利率政策,而应该有其他配套政策。没有其他政策到位,利率政策起不到作用。
"我说的配套政策,一是资源价格的理顺,二是环保成本的提高,对环境污染惩罚力度的加大。"哈继铭说,"如果经济过热到资源价格和环保问题不可控制,到时再来治理,更加不可行,地方政府更有借口推托。如果各种资源价格理顺了,出口就不会增加得这么快,流动性也不会这么厉害。"
"不要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加息上,"哈继铭说。
央行今日同时宣布,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上调0.09个百分点。
这是央行今年内第四次调整利率,但活期存款利率仍维持0.81%不变。
怎么调理小儿脾胃虚弱
韶关专治白癜风医院
药品库
-
-
孔蒂神了反套路打蒙巴萨切尔西今夜输给老天
孔蒂神了!反套路打蒙巴萨 切尔西今夜输给老天切尔西遗憾错...
2020-08-08 | 民生舆情
-
-
劳达因为流感重回医院治疗车迷们不必感到惊搭配
劳达因为流感重回医院治疗 车迷们不必感到惊慌梅赛德斯F1车...
2020-06-06 | 民生舆情
-
-
中环集团吹响进军海南号角商业广场项目正式搭配
中环集团吹响进军海南号角 商业广场项目正式启动 提要:201...
2020-06-01 | 民生舆情
-
-
社工分享计划助力上海公益之城建设
“社工分享计划”助力上海“公益之城”建设为充实人文之城...
2019-07-16 | 民生舆情
-
-
今天是国际不打小孩日
今天是“国际不打小孩日”( 赵岩楠 报道)今天是个有意思...
2019-07-12 | 民生舆情
-
-
群众文艺展演用自己的歌舞祝愿幸福美好生活
群众文艺展演:用自己的歌舞祝愿幸福美好生活第1页:群众文...
2019-07-07 | 民生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