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新闻

慢性病成沈阳居民死亡最大病因向中青年人过平凡

民生新闻  2020-12-09 15:42 字号: 大 中 小

慢性病成沈阳居民死亡最大病因 向中青年人过渡

原标题:慢性病成沈阳居民死亡最大病因向中青年人过渡

慢性病患者从老年人向中青年人过渡居民吸烟率30.7%

健康生活应日均摄入食盐6克以下,烹调用油不超25克

沈阳居民高血压患病率19.1%,今年起,35岁以上人群在沈阳医疗机构首诊时将测量血压。

日前,沈阳市卫生局、沈阳市发改委、沈阳市教育局等15部门联合下发的沈阳市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年)显示,沈阳计划在社区积极推广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

不良生活方式导致慢病增多

近几年,沈阳市慢性病患病人数快速上升,多集中在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高血压这些慢性病上,特别是高血压,沈阳居民高血压患病率19.1%。有统计显示,2010年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79.1%,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

沈阳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不良生活方式是导致慢性病患病率上升的重要因素,比如吸烟,沈阳居民的吸烟率为30.7%,吸烟导致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可致癌,去年死于恶性肿瘤8057人,排在首位的就是肺癌患者。

此外,有统计显示,沈阳市民中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占到31.2%,超重和肥胖率43.6%。青少年肥胖也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中小学肥胖率达19.71%。此外环境污染、压力增大、精神紧张等会造成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等疾病,也成为慢性病增多的原因。

企事业单位推行健康体检制度

沈阳将对居民慢病进行干预,已开展死因监测、肿瘤发病报告、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等,并建立慢性病防治络,多部门参与防治慢病,加强血压、血糖、血脂偏高和吸烟、酗酒、肥胖、超重等慢性病高风险人群检出和管理。

各级医疗机构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首诊测血压制度。4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口腔预防保健服务。企事业单位推行健康体检制度,将慢性病核心指标和口腔检查作为必查项目。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单位医务室对健康体检与筛查中发现的高风险人群,进行定期监测与随访,实施干预。

沈阳市还将积极探索全科医生家庭服务模式,更有针对性的对家庭开展健康指导。

社区拟推广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

从卫生部门了解到,慢性病已经从老年病演变成“中年病”、“青年病”,这与中青年的饮食、工作时间、生活方式、压力等有直接关系。

从今年开始,沈阳计划在社区积极推广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可以在社区组织下,对居民的健康饮食、慢性病防治、危险生活方式改变等进行健康生活指导,社会体育指导员可以指导居民如何健身,既达到运动量,又可以保证安全。

此外,卫生部门将建立实际慢性病信息和知识发布平台,推动实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促进健康食品开发和生产。推进公共营养师的设立,推行营养成份标识。

体育部门逐步提高各类公共体育设施的开放程度和利用率。教育部门保证中小学生在校期间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体育锻炼活动。环境保护部门加强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强化环境污染综合治理。

目标:到2015年成人肥胖率不超12%

防治规划制定的目标是,到2015年,35岁以上成人血压和血糖知晓率分别达到70%和50%;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60%,脑卒中发病率上升幅度控制在5%以内,死亡率下降5%;40岁以上慢性阻塞性肺病患病率控制在8%以内。

适龄儿童窝沟封闭覆盖率达到20%以上,12岁儿童患龋齿率控制在25%以内。

此外,全市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下降到6克以下,每天烹调油用量不超过25克,成年人吸烟率降低到25%以下,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32%以上,成人肥胖率控制在12%以内,儿童青少年不超过8%。(华商晨报谭皓)

原标题:慢性病成沈阳居民死亡最大病因向中青年人过渡

原文链接:

稿源:人民

作者:

小孩为什么会积食
北京治疗包皮包茎费用多少钱
重庆治妇科医院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