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新闻

毒胶囊事件引发的瓷砖质量思考团购

民生新闻  2020-06-16 18:45 字号: 大 中 小

老酸奶、果冻的 明胶疑云 还未澄清,数量众多的不法企业利用皮革废料中的工业明胶生产的 毒胶囊 再次挑战道德的底线。一时间, 毒胶囊 事件成为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遭到众口一词的口诛笔伐。从报道内容来看,有批评政府相关部门监管不力的,有指责生产企业主黑心的,有检举利益链驱动下的产业链不良交易的,也有感叹法律惩罚不严的。这是继三聚氰氨毒牛奶事件以来的又一次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

公众谴责政府有关部门如卫生、食药监、质监、工商等监管不力,一点也不过份。近几年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发生,从中央到地方给予了高度重视并严肃处理,罢免了不少官员,甚至有人为此坐牢。如此重压下,理应敲响警钟,可为什么还发生如此严重的毒胶囊事件?为何这么大的监管漏洞,非要到媒体曝光才被发现?在这之前监管部门做了什么?

若非媒体曝光,民众如何知道?老百姓看病吃药,难免有吃胶囊的药,谁知道吃药同时吃下毒胶囊?有友感叹: 健康时,吃的一些食品不安全。生病了,吃一些药物也不安全。那我们的安全,究竟哪里去了呢? 老百姓的生命和健康如何保障?老百姓的生命和健康受到伤害谁来负责?

工业明胶是用皮革废料提炼的,有一点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东西有毒,这种有毒材料大量使用在药品和食品行业,肯定不是在媒体曝光的这一时间段才发生的,说不定自从有了胶囊药、胶囊保健品、酸奶、果冻、口香糖等产品,就神不知鬼不觉地被渗入其中。市场需求,利益驱动,使这类生产企业主胆子越来越大,可谓狗胆包天,由渗入一定比例到100%使用工业明胶。这些被 贪嗔痴 三毒完全侵蚀的企业主,已经丧失了 什么是该做的事、什么是不该做的事 这种做人最基本、最起码的道德规范,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原则和良知。如此自私自利,谋财害命,不顾百姓的生命、健康安全,真是黑透了心。这种带着 污浊、卑劣的原型 只打自我损益的小算盘,思想中充满私利私欲的人,种下的是缺德的恶因,也许一时能成功,但最后必然以失败告终,这种人不仅自己会受到法律的严惩,社会的谴责,而且连他的子孙后代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笔者看到4月15日央视曝光的江西弋阳县龟峰明胶有限公司用皮革加工工业明胶用来加工药用胶囊的报道,甚是气愤。这不仅是因为这家黑心工厂是笔者生长所在地江西弋阳县的企业,重要的是,这家有着二三十年生产经验的老牌明胶厂,每年生产一千多吨的工业明胶,明知其有毒有害,不能用于药品材料和食品添加剂,但还是大量卖给其下游企业用于加工药用胶囊,真是可恶之极。令笔者疑惑不解的是,这家企业缺德这么多年,居然还活着,而且还活得好好的,不得不责问那些政府监管部门是如何监管的?这么多年,政府换了好几届了,在此之前,竟然没有一届政府的监管部门发现该企业有任何问题?是基于该企业对地方GDP和税收的贡献,还是监管者收了该企业主的好处,猫鼠一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p#副标题#e#

政府监管不力,黑心企业主才如此胆大妄为干着这些伤天害人的事,感叹法律不严的人不无道理。归根到底,这些黑心企业主,犯罪成本太低,违法太容易了。笔者近几天接待不少到访的国外客人,风口浪尖上,难免谈到毒胶囊的话题,连外国人都认为我国现行法律太松了,不足以威慑犯罪份子。假如此事发生在欧美国家,这种企业绝对不会是 停业整顿 这么简单地处理,一定会让这种企业关门倒闭,并把企业主、企业的有关管理干部及政府监管官员、人统统抓起来予以重罚、重判,让他们倾家荡产外,还要蹲上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监牢,让他们永不得翻身,永不得办任何企业,并纳入黑名单,使这类人刑满后难以找到工作,终生受到法律、良知、社会的惩罚。

由此,联想到我们陶瓷行业,瓷砖存在对人体健康有影响的放射性核素,国家标委会于2001年就建筑材料(包括瓷砖、玻璃、水泥、水泥制品、石材等在内的建筑材料)颁布了强制性标准:GB《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这一标准的颁布实施,促使生产企业要对入厂的每种原材料抽样自检,或送样到权威检测机构检测放射性核素******值是否超标?技术人员研制好的配方,在批量生产前还要将配方的混和料(坯粉料、釉料)再次抽样自检和送检,以确定最终批量生产的瓷砖产品达到标准中放射性核素、******值的分类要求。

陶瓷生产企业这一基础性的工作是不能减少和放松的,相反,必须加强这方面的自检和送检工作。尽管一年可能会因此开支多花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的检测费,增加生产成本,但这种支出是值得的:不仅企业避免了放射性超标的经营风险和法律风险,而且履行了对消费江苏洪泽县举办洪泽湖大闸蟹宠物秀大赛者保护的义务和,从而体现了企业应有的社会和义务。故笔者呼吁行业同仁重视并加强这一工作的监管力度,确保瓷砖产品质量安全、可靠、实用,不能因为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成本越来越高,利润越来越薄,就放松这方面的管理和监督工作。毒胶囊事件是我们陶瓷行但在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站信息动态中业的前车之鉴。

必须强调的是,现在陶瓷行业瓷砖的生产技术和检测手段比较成熟,只要行业同仁重视,对每种原材料及每批投放批量生产的粉料、釉料进行自检和送检,瓷砖完全可以达到GB标准的分类要求。作为消费者大可以不必谈 核 色变。其实人体本身就处在天然放射性的自然环境中,衣、食、住、行都存在辐射,但只要在允许存在的范围内,都是正常。何况瓷砖从原料选用、检测,到配方、粉料、釉料再检测,到最后产品送检,源头、过程都可以通过管理把控。自GB标准颁布实施以来,每年都有多次国抽和全国各地工商、质检部门对市场的抽检,从抽检公示来看,绝大多数企业的瓷砖产品放射性核素******值都达到了要求,这就证明瓷砖产品的放射性核素******值是可控的。

值得提醒的是,我们不能因为毒胶囊对人体的伤害,地板、油漆、家具等装饰材料中甲醛对人体的伤害特别大,于是就认为瓷砖辐射相对而言对人体的伤害小得多,可以忽略不计,从而忽略对瓷砖放射性核素******值的管控。千万不能有这样麻痹大意的思想,若行业有任何一家企业出现瓷砖对应A、B、C类放射性核素******值被抽查严重超标、公示曝光,则对整个行业都会产生负面而长久的影响。所谓 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便是这个道理。

故,行业的声誉需要行业同仁共同去维护,树立舍 小我 利益、顾 大我 全局意识,树立光明正大的、符合大义名分的、崇高的事业目的,预防并杜绝 毒胶囊事件 在陶瓷行业的发生。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