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法规

梓政發20172號關于印發木梓鎮職業衛生

民生法规  2019-10-26 07:08 字号: 大 中 小

  梓政发〔2017〕2号关于印发《木梓镇职业卫生健康监管工作大检查实施方案》的通

  梓政发〔2017〕2号

  木梓镇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木梓镇深入开展职业卫生健康监管工作大检查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委会,镇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及辖区有关企业:

  为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全区职业健康监管工作大检查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政办电〔2016〕219号)精神,进一步加强我镇职业卫生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各有关企业立即开展自查自纠,镇安委办成员单位组成检查组到各有关企业进行检查,现将《木梓镇深入开展职业卫生健康监管工作大检查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17年1月13日

  木梓镇深入开展职业卫生健康监管工作大检查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全区职业健康监管工作大检查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政办电〔2016〕219号)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活动,明确职业健康监管、强化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推动在全区范围内切实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和国家安监总局、自治区安监局、贵港市安监局和港南区安监局的有关要求,严厉查处各类职业卫生违法违规行为,提高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意识,促进其依法履行职业病防治主体,加强职业卫生管理,落实职业病防治各项措施,改善工作场所环境,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

  执法检查活动期间,要对职业病危害严重行业开展全面的职业卫生执法检查同时要全面检查较重类以上建设项目开展职业卫生三同时建设情况对检查出来的问题要开展回头看,逐个整改落实

  二、检查重点

  (一)突出重点行业

  我镇主要重点抓好非煤矿山高速矿业有限公司、贵合高速路面标福建路桥公司等生产及施工工程中涉及粉尘较多职业病危害严重行业领域的执法检查

  (二)突出重点检查内容

  1. 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建立和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的情况;

  2、企业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参加培训情况:

  3、向港南区安监局申报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

  4、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 开展情况;

  5、工作场所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置和职业病危害严重岗位警示标识设置情况;

  6、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评价情况;

  7、为劳动者提供合格个体防护用品,特别是劳务派遣用工单位有没有为劳务派遣工发放合格个体防护用品情况;

  8、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建立情况

  具体按照《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主要内容及检查方法》(职业卫生业务文件ZW&JB&2013&002)的内容进行执法检查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杨榜波 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副组长:游海凤 镇政府副镇长

  罗军林 木梓卫生院院长

  成 员:覃祖安 司法所所长

  刘 伟 财政所所长

  杨敏强 村镇规划建设站站长

  王 江 水利站站长

  韦汉标 木梓学区办主任

  梁海全 木梓一中校长

  蓝广飞 工商所所长

  朱盛年 文化和广播电视站站长

  陈绍忠 供电所所长

  莫锡礼 木梓电站站长

  覃夏忠 供销社主任

  (二)统筹兼顾把开展职业卫生监管的宣传培训、申报、专项整治、基础建设等工作相结合, 同时也要把职业卫生监管工作与其他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工作相结合,做到相互促进、协调推进执法检查要重在发现问题、掌握实情,重在督促指导、落实整改措施

  (三)严格执法加大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宣传力度,明确告知违法要承担的后果加强执法检查,及时查处职业卫生违法违规行为,对查出的问题,要逐条提出整改措施、明确时限要求,确保整改到位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给予警告、罚款、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等行政处罚;问题严重的,将依法提请区人民政府予以关闭

  附件:《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主要内容及检查方法》

  木梓镇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1月13日印发

  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主要内容及检查方法

  企业名称:联系人::

  项目

  主要内容

  检查方法

  检查结果

  1

  

  体系

  (B001)

  建立职业病防治制度

  查阅书面文件的职业病防治制度制度应具体包括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管理人员以及劳动者等各类人员的职业病防治职责和义务,还应包括职业卫生领导机构、职业卫生管理部门以及用人单位其他相关管理部门在职业卫生管理方面的职责和要求

  2

  规章

  制度

  (B002)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查阅书面文件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管理制度包括警示与告知制度、申报制度、宣传教育培训制度、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防护用品管理制度、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等《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7号)要求的管理制度重点检查制度的针对性和落实情况

  3

  管理

  机构

  (B003)

  3

  管理

  机构

  (B003)

  3.1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

  查阅用人单位相关文件,文件应明确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并检查机构或组织工作开展情况

  3.2配备专职或兼职

  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查阅文件,危害严重或劳动者超过100人的用人单位应当配备专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其他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劳动者在1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并当面核实管理人员的工作情况

  3.3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

  3.3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

  档案内容应当包括职业病防治制文件;职业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清单;岗位分布以及作业人员接触情况等资料;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基本信息,以及其配置、使用、维护、检修与更换等记录;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报告与记录;职业病防护用品配备、发放、维护与更换等记录;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职业病危害严重工作岗位的劳动者等相关人员职业卫生培训资料;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与应急处置记录;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汇总资料,存在职业禁忌、职业健康损害或者职业病的劳动者处理和安置情况记录;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有关技术资料,以及其备案、审核、审查或者验收等有关回执或者批复文件;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等有关回执或者批复文件等《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7号)要求的档案

  4

  前期

  预防

  (B004)

  4

  前期

  预防

  (B004)

  4.1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

  查阅安监部门申报回执,重要事项变更是否及时进行变更申报

  4.2建设项目预评价报告经安监部门审核通过

  检查用人单位2012年6月1日后即《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1号)颁布以来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建设项目(首先查建设项目清单)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及批复

  4.3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其防护设施设计经过安监部门审查

  检查用人单位2012年6月1日后即《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1号)颁布以来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审查及有关批复

  4.4建设项目竣工时,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经安监部门审核通过,职业病防护设施经安监部门验收合格

  检查用人单位2012年6月1日后即《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1号)颁布以来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及验收批复

  4.5优先采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

  综合评估用人单位的工艺、技术、装备和材料的先进水平(与现阶段国内同类用人单位相比,工艺、技术、装备和材料较为先进,主要考虑密闭化、机械化、自动化,低毒或无毒原料等因素)

  4.6不生产、经营、进口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和材料

  监管机构查阅最新国家产业政策文件(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工信部相关行业准入条件),并进行核对

  4.7对有危害的技术、工艺和材料隐瞒其危害而采用;主要原材料有MSDS(物质安全数据表)

  主要检查原辅材料的有毒有害成份是否明确(检查用人单位对供应商有无提出书面要求,且供应商是否提供)

  4.8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设备有中文说明书

  现场查看有无中文说明书

  4.9在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依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和《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203)现场查看主要产生粉尘、有毒物质或放射性的设备,有无警示标识、中文警示说明和告知卡(重点检查存在矽尘、石棉粉尘、高毒和放射性物质危害的设备)

  4.10使用、生产、经营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有中文说明书

  现场查看原料包装,有没有中文说明书

  4.11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质材料的,有中文说明书

  现场检查(《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豁免的放射性同位素除外)

  4.12不得转嫁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

  查阅有关用人单位文件和外包合同是否明确职业卫生管理,重点检查劳务派遣用工单位职业卫生管理状况,是否落实劳动合同告知、职业健康监护与个体防护用品发放等情况

  5

  工作场

  所管理

  (B005)

  5

  工作场

  所管理

  (B005)

  5

  工作场

  所管理

  (B005)

  5.1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查阅检测报告(关注检测时工况与气象条件),重点检查矽尘、石棉粉尘、高毒物品和放射性物质浓度或强度达标情况

  5.2有害和无害作业分开

  现场检查,主要检查接触矽尘、石棉粉尘、高毒物质岗位是否与其他岗位隔离,接触有毒有害岗位与无危害岗位是否隔开;有毒物品和粉尘的发生源是否布置在操作岗位下风侧

  5.3工作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工作场所不得住人

  现场检查

  5

  .4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设置报警装置

  按照《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GBZ/T233)要求的设置要求进行现场检查

  5.5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配置现场急救用品

  现场检查(可参考《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附录A.4,急救箱配置药品应与现场易致中毒物质相匹配,劳动者可及时获取药品)

  5.6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配置冲洗设备

  在酸、碱作业场所必须配备应急喷淋洗眼器,保证一旦发生事故,劳动者及时获得冲洗

  5.7放射工作场所配置安全连锁与报警装置

  现场检查

  5.8一般有毒作业场所设置黄色区域警示线、高毒作业场所设置红色区域警示线

  现场检查

  5.9专人负责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

  查阅用人单位监测记录或报告,重点检查粉尘与高毒物品日常监测

  5.10按规定每年至少一次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查阅用人单位由具有资质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并注重检查检测点是否满足《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选点原则与数量要求

  5.11职业病危害严重用人单位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检查重点:职业病危害严重且未开展过职业卫生三同时的用人单位在《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7号)颁布后是否开展现状评价情况

  5.12在醒目位置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现场检查核实公告栏

  5.13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现场重点检查存在矽尘、石棉粉尘、高毒和放射性物质的岗位

  5.14签订劳动合同,并在合同中载明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并载明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

  抽查劳动合同是否有相关条款进行告知,或者有没有补充合同或专项合同

  5.15在醒目位置公布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仅针对可能产生急性中毒工作场所进行现场检查

  5.16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结果告知

  检查通过公告栏、书面通知或其他有效方式告知情况,现场询问3名劳动者

  5.17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现场选择劳动者3名,进行询问核实

  5.18对于患职业病或职业禁忌证的劳动者企业应告知本人

  如存在职业病或职业禁忌,抽查询问1名存在职业禁忌劳动者

  6

  防护

  设施

  (B006)

  6.1职业病防护设施台帐齐全

  现场查阅台帐

  6.2职业病防护设施配备齐全

  重点检查矽尘、石棉粉尘、高毒或放射性工作场所的设施配备情况

  6.3职业病防护设施有效

  查阅设施设计方案、检测报告,并现场测量

  6.4及时维护、定期检测职业病防护设施

  查维修和检测记录

  7

  个人

  防护

  (B007)

  7.1有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采购计划,并组织实施

  查阅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采购发票

  7.2按标准配备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

  查防护用品的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以及产品说明书配备标准参照《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

  7.3有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发放登记记录,并及时更换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

  现场查阅,有无个人领用和更换签字

  7.4劳动者正确佩戴、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现场检查,记录未按要求佩戴劳动者数量

  8

  教育

  培训

  (B008)

  8.1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接受职业卫生培训

  核查培训证书(可对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进行考试)

  8.2对上岗前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检查培训记录,特别是接触危害岗位劳动者的培训

  8.3定期对在岗期间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检查培训记录,特别是接触危害岗位劳动者的培训(现场抽考3名劳动者)

  9

  健康

  监护

  (B009)

  9

  健康

  监护

  (B009)

  9.1按规定组织上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

  检查劳动合同和上岗前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9.2按规定组织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

  检查在岗劳动者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重点检查体检项目与体检周期是否满足《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标准要求

  9.3按规定组织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检查离岗劳动者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9.4禁止有职业禁忌证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调离并妥善安置有职业健康损害的劳动者

  检查有关劳动者调岗记录,抽查1~3名有职业健康损害的劳动者,有无调令

  9.5未进行离岗职业健康检查,不得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检查离岗劳动者劳动合同,不进行职业健康检查,自愿离岗者应有书面签字

  9.6如实、无偿为劳动者提供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

  查阅劳动合同有关制度,以及现场询问劳动者

  9.7对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和医

  学观察

  查阅有关制度、报销单据

  9.8禁止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查阅劳动合同,现场抽查劳动者

  9.9不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依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殊规定》,现场抽查询问3名女职工

  9.10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劳动者,给予适当岗位补贴

  查阅发放和领取记录

  10

  应急

  管理

  (B010)

  10.1建立健全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本项目针对存在急性中毒风险的用人单位,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明确人、组织机构、事故发生后的疏通线路、技术方案、救援设施的维护和启动、救护方案等(检查包括特殊应急救援药品的准备、没有救援条件的单位是否与最近有救援条件的医疗单位签订救援协议等)

  10.2定期维护应急救援设施,并保证其完好

  现场查看有关记录

  10.3定期演练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查演练记录

  10.4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应及时向所在地安监部门等有关部门报告

  查阅报告情况

  总计

  (60项)

  合格项,不合格项,合格率 %

  检查时间:年月日 检查人签字:、检查单位负责人签字:

如何开微信小程序
小孩咳嗽呕吐
宝宝发烧反复怎么办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