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法规

何建明我看到了贵州文学的力量

民生法规  2020-05-19 07:27 字号: 大 中 小

众所周知,天下霸唱的代表作《鬼吹灯》曾风靡华语世界,之前的作品无一不是延续着古...

很长时间以来,刘心武与《红楼梦》这个标签一直形影不离,他并不抗拒“红学家”的头...

何建明,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书记,作家出版社社长,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鲁迅文学奖、徐迟文学奖得主。

身材高大、落拓不羁,亲和、没有官架子,这是何建明给的印象。此次参加“全国名家看贵州”活动,短短两天时间,他说:已经感受到贵州开放的姿态,建设文化品牌提升文化影响力的决心。

创作出《共和国告急》、《落泪是金》、《国家行动》、《部长与国家》、《中国高考报告》等优秀作品的何建明,是当代中国文坛的报告文学领军人物。上世纪70年代末,当时还是军人的何建明曾经跟随部队在贵州湖南交界一带驻扎生活了 年,贵州山水之美,给他留下了深刻久远的印象。 年重返故地,何建明感慨:贵州有这样优质的自然资源、民族资源、文化资源,如果加以整合,一定能打造出闪闪发光的东西。

聚焦特色打造文化品牌

:这几年,贵州在文化品牌建设上做了不少工作:像演出《多彩贵州风》节目、举办“九运会”等等,且民族民间文化比较丰富多彩,怎样利用好这些资源,提升贵州文化影响力,您有什么好的建言建议?

何建明:贵州有不少优势:地域优势、自然优势、文化优势、民族优势,打造文化强省,不能面面俱到,要聚焦特色,集中所有的智慧和财力,就可能办出真正闪光的东西来。

:贵州这几年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各方的参政议政和建言,比如这次我们举办的“全国名家看贵州”活动,您怎样评价?

何建明:用这样的形式传播文化非常好。贵州报业集团承办这样的活动,有综合的媒体平台,有做活动的优势,又能够融合作家、专家、学者等资源,并通过媒体迅速把信息传播出去。

亲临现场才能写出好文章:特别欣赏您所说的:“报告文学作家应该是个冲锋的战士”,“应该亲临现场”,“还得投入感情和走进采访对象的心灵深处。”这样的写作热情来自哪里?请给我们解读下,谢谢!

何建明:一个好的报告文学作家,敏感和工作热情必须同时具备。 人真事,只有亲临现场才能写出生动的好文章。搞讲究第一手材料,写报告文学更是如此。我是做出身的,每写一部作品,必须到现场,跟采访和写作对象见面,同时找到写作的触动和感觉,这是我多年养成的习惯。

:您是个多产的作家, 0年里,写了40多部书。您又兼有行政职务:作协副主席、作家出版社社长等,平时公务应该不少,您是怎样挤出时间来做采访和写作的呢?

何建明:每个写作者都有自己的习惯,有人下的是慢功夫,一年只写一部作品,这也是一种状态。我不是专业作家,我平时事务性工作多,写作是业余创作,必须靠自己的点滴时间。人一生中有无数点滴时间,如果抓住,就会有成果。我常常在别人休息时,进入自己的创作。我的长篇都是在节假日完成的。比如最近我的一个长篇,写干部问题,我是利用清明小长假采访,写作是利用4月的所有周末,在“五一”完成,现在书已经出来了。做任何一件事情,就看你是否有心、使命感,任何事情,赶也赶得出来,拖也就拖黄了。生命要讲质量,作为文字工作者,作品是否能够留给未来,作品的影响力如何,就体现了生命的价值和质量。

写报告文学要具备五素质

:您认为一名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家,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何建明:大题材不太好把握,要考虑作品的深度、广度和高度,对写作者是一种挑战。所以,我认为优秀的报告文学家要有五个方面的素质:一是政治家,要具备政治家的眼光和高度;二是思想家,对问题的认识要有高度,有深刻的思想;三是社会学家,具有科学、自然、人文等知识的积累和更新;四要有普通人的情怀,以大众的视觉和感觉来书写,作品才有亲和力;五是一个具有写作能力的作家。

:近几年报告文学不够受到重视,也鲜有能够引起较大社会轰动的作品,您认为原因是什么?

何建明:一方面跟新媒体的发展迅速有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可以欣赏和阅读的东西少,现在各种传播媒体多了,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这是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我们难有好作品可以覆盖、吸引人们的目光。今天的文学是繁荣的,作品出版数量很多,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提升文本的影响力,推出精品力作。

:和小说相比,您认为报告文学的特点何在?

何建明:报告文学的特点是反映现实生活,直接感受当代,有和时代同命运同呼吸的感觉。如果说报告文学是宏观的、直接的,与时代紧密结合的;那么,小说就是相对微观的、细腻的、心灵的、久远的。

:您多次获鲁迅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等重要奖项。对获奖,您有什么心得,或者说,一部作品要获奖,最重要的是什么?

何建明:一部作品题材重要、传播广、影响力大,自然是好作品。但在我看来,获奖不重要,作品最重要的是得到读者的认可和对社会的影响。

青年作家要扎根本土

:您对贵州文学界有了解吗?印象如何?

何建明:和全国一样,贵州文学在上世纪七八十也有过辉煌,现在贵州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青年作家,比如欧阳黔森,像他这样的作家具有本地的丰厚经验和积累,具有可以跟全国大家媲美的后发优势,让我看到了贵州文学的力量和希望。

:您对我们青年作家的创作有何建议?

何建明:要踏实,忌浮躁。立足贵州这块土地,站稳脚跟。理想的状态是一步步建立和达到的。

文艺副刊要有地域文化

:在、络等新媒体不断涌现,多媒体竞争态势下,对怎样办好纸质媒体,您有何建议?

何建明:报纸要办出特色,打造个性。报纸的文艺副刊要有地域文化。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一个地区也可以看到全局。

:近几年,有不少作家靠写作致富,每年还有作家富豪榜的评选,您怎么看?

何建明:在当今复杂的经济社会条件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作家付出艰苦的劳动,创作出优秀的精神产品,获得相应的报酬是应该的。

:请给我们读者一点阅读建议。

何建明:自己感兴趣的,带来心理上、思想上充实的,对工作有实用价值的,都是好的读物。

长沙治疗白癜风方法
白带发黄的主要原因
百色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