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教育

房产捐赠摸石头过河时间不宜过长

民生教育  2020-08-07 11:08 字号: 大 中 小

房产捐赠 摸“石头”过河时间不宜过长

两年前仙逝的上海老人李清泉可能就要了却自己的遗愿了 这位一辈子从事教育工作的老者生前立下遗嘱,要把自己在上海一套百来平方米的住房,捐赠给希望工程, 用来资助需要帮助的孩子 。

但就是这么个大爱的遗愿,让李老师的后人处处碰壁。问原因,很简单,李老师所托付的希望工程之前从未遇到过直接捐赠房产的案例,包括后来寻助的公证处、民政局等多个部门,都表示无从下手,这让整件善事陷入两难境地。

好在去年4月慈善基金会徐汇分会 接管 了此事,历经公证、过户,现在终于进入拍卖环节,如果拍卖顺利的话,慈善基金会将以夫妇俩的名字,在云南红河建立两所爱心小学,其余资金将作为专项基金,用于资助学生和培训教师。

话说到这里,大致也讲清了这起 匪夷所思 慈善事件的始末,但看着总归不是个滋味,多少有些行善不易的感觉。细想下,李老师这种捐赠方式虽然少见,但也不至于落入到苦求捐赠的窘境。

李老师的捐赠之苦,倒也是说明了现有捐赠体制之守旧。守旧在何处?用希望工程办公室的话来说,就是之前未曾有先例,言下之意,李老师捐房子遇障碍也是有原因的。当然,从捐赠数十年的形式来说,货币是最好的载体,直来直去,不需要大规模的运输,省去中间很多繁杂的流程等等。但当一套需要套现的房子出现在慈善平台上时,竟然让相关机构变得束手无策,这未免显得太跟不上 节拍 了些。

还好李老师的房产捐赠实属一起孤例,但正是一起孤例,更应该有尚佳的破例方式。你想,今天有李老师捐赠房子,难不保今后还有王老师捐赠车子,陈老师捐赠厂子等等,若有了好的借鉴范本,势必能够为传统慈善事业广开善路。

但遗憾的是,李老师这次捐赠的 石头 ,还是在慈善事业的河里被摸得时间过长。正是缘于体制上的受阻与机构间的推诿,一套两年前被估价400万左右的房子,如今不到300万,其中发生的市场折损,是无人能补救的;让人更担忧的是,这种捐赠无门的苦涩滋味,难免会让人与不良的慈善事件发生串联,从而对当下本就脆弱的慈善事业,产生更深度的次生伤害。

因此,带着新问题尽管趟过河,是老牌慈善机构亟待解决的问题。我想,若是能够想到边远山区嗷嗷待学的孩子与亟待救济的人们,那么,一切缘于先例、税收、制度等繁琐问题与不力借口,都会变得烟消云散,而从善如流的社会公共秩序,也将离我们不远。

男人肾虚
皮肤科
宝宝经常肠胃绞痛是怎么回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