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呼声

军民齐心共筑双拥模范城

民生呼声  2020-02-09 23:54 字号: 大 中 小

军民齐心共筑“双拥模范城”

自2014年以来,我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继续秉承爱国拥军的光荣传统,掀起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热潮。2016年7月29日,时任市委副书记、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凌云、合肥警备区政委姜宗健在安徽分会场参加了全国双拥模范城表彰大会,合肥市成功卫冕,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

领导重视 军转安置工作实现新突破 市委书记、市长分别担任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和第一副组长,亲力亲为关心支持双拥工作,统筹协调解决双拥重点难点问题。在市委领导的直接协调推动下,我市转业干部和随军家属安置工作实现历史性突破,2015年

,我市一次性接收安置19名公务员、事业在编身份的随军家属,2016年又一次性安排38名团职转业干部担任实职岗位工作,占当年安置团职干部总人数56%,驻肥部队官兵深受鼓舞和激励。此外,市人社部门为随军家属专门开辟了就业服务窗口,并提供免费求职登记、免费职业介绍,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等就业援助一条龙服务,先后推荐就业150人,举办了7场随军家属、退役士兵专场招聘会,提供岗位近140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有1600余人;2014年至2016年每年发放未就业随军家属生活补助费1357万元。2014年以来,我市共接收安置490名计划分配的师团职军转干部和营以下及专业技术军转干部,其中安置到党政机关或参公事业单位的439名,占总数的89.6%。接收退役士兵11053人,其中自谋职业919人,发放自谋职业补偿金达1.48亿元;接收军队离退休干部199人,在各级民政部门的积极努力下,军休干部的政治和生活待遇得到全面落实。

制度先行 军人优待政策推出新成果 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始终坚持从解决部队官兵关注的突出问题和优抚对象的燃眉之急出发,强化政策创制,夯实军人军属的优待保障基础。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合肥市义务兵征集、优待和退伍安置办法》、《合肥市〈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实施细则》、《合肥市拥军优属条例》等双拥法规;配套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安徽省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实施意见的通知》、《合肥市随军家属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文件。

各级民政部门每年及时足额兑现优待金,实行银行打卡集中发放,逐年提高义务兵优待标准。2016年,我市市区城镇义务兵优待金标准达到11676元,全市4万多名重点优抚对象全部纳入城乡医疗保障体系,实行医疗“一站式”结算并享受医疗救助和补助。市教育局出台了烈士、军人和残疾军人子女入学优惠和中考加分政策。2014年以来,享受到高中阶段入学加分或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优待的各类军人子女各级近150多人次,全市各幼儿园、中小学共接收安排460多名军人子女优先就近入学。市公交集团对现役军人、残疾军人实行免费乘坐公交车优待,办理免费乘车卡3万多张,近年来共免费3000多万元。

厚植氛围 双拥共建活动焕发新光彩 围绕争创“八连冠”的总体目标,我市军地双方齐心协力、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奋力开创双拥共建工作新局面。

深入开展军地走访慰问活动。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每年“八一”、春节走访慰问驻肥部队,听取部队意见和建议,共商双拥大计。2015年12月12日,海军新一代***驱逐舰“合肥舰”正式命名,时任市委主要领导亲自率团参加命名仪式,并与“合肥舰”续立共建关系。市财政投入150多万元,帮助“合肥舰”设计舰徽、建设舰艇文化长廊并赠送一批文化体育用品和价值85万元的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帮助“合肥舰”官兵组建乐队,改善学习、生活和娱乐条件,每年还邀请“合肥舰”派代表列席全市人大代表会议。

大力营造浓厚的双拥氛围。投资160多万元在天鹅湖畔建立的“鱼水情”雕塑,是全国唯一以“双拥”为主题的城市雕塑;在绕城高速两侧设立大型双拥公益广告,在城区主干道和驻肥部队营区附近的50条公交线路的站台宣传橱窗和600辆公交车的车体设置双拥公益广告,把国防和双拥宣传深入到全市的大街小巷;每年“八一”和征兵期间,通过移动、电信和联通短信平台,将国防教育和双拥共建信息传播到全体市民;充分发挥蜀山烈士陵园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首批投入1700万元对陵园纪念碑和悼念广场进行改造上,市财政再次投资4500万元,对烈士事迹陈列馆软硬件设施进行全面升级改造。

多方搭建军民交流互动平台。合肥警备区、市双拥办联合举办了四届“鱼水情”合肥市双拥书画展和三届“双拥杯”乒乓球邀请赛,先后开展了国防知识竞赛、双拥征文大赛、军地书画展和评选“双拥好”、“最美军嫂”、和“关心国防建设好领导”等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系列活动;市公交公司的119线路被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命名为“双拥线路”,118、129线路被合肥警备区命名为“民兵先锋号”线路。2013年7月,我市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合肥市民营企业家爱国拥军协会”,帮助非公经济组织搭建爱国拥军的活动平台。

扎实开展“双拥在基层”活动。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加强社区双拥工作的意见》,并在庐阳区和包河区试点成立社区“双拥工作站”。按照“六个一”标准建设,即:一个领导机构、一个工作站牌、一个军民共建活动室、一个拥军优属宣传栏、一个军民活动记事簿,一套双拥共建文档资料。在双拥进基层活动中,全市街道、社区、学校、医院等基层企事业单位普遍成立双拥组织,签订军民共建协议,开展军民共建、军地联谊等活动。

勇当先锋 建设大湖名城作出新贡献 近年来,驻肥部队广大官兵积极投身支持参与我市“三个文明”建设中,持久深入开展扶贫帮困、捐资助学等公益活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打头阵、挑重担,为合肥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据统计,先后共出动官兵2万多人次,出动民兵预备役人员15000人次,动用机械车辆3000多台次;为抢险救灾和维护社会稳定共出动官兵8万多人次,出动民兵预备役人员1000余人次,动用机械车辆11000多台次;援建国家或省级重点工程32项;参加生态工程建设58项;植树造林近5000亩;建立新农村示范点44个;建立扶贫联系点170个;助学兴教投入经费约500万元。在2016年7月合肥市特大洪涝灾害抢险工作中,广大解放军、武警和预备役部队第一时间响应号召,奋战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累计出动官兵14351人次,帮助地方政府转移群众、加固堤坝、排除险情,为我市夺取抗洪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双拥办 办公室)

每日吃什么治疗术后ED效果好
日照中医男科医院
用法用量明确精准的小孩止咳药物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