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杂谈

一个人的城堡时间是个杂种覆盖

民生杂谈  2021-11-06 07:29 字号: 大 中 小

区工委、管委高度重视 作者:苏福忠

《一个人的城堡》 黄昱宁著 东方出版社 2010年1月出版 《一个人的城堡》是才女黄昱宁的新书名字,她修建这座城堡用了四十八块石头(文章),分成了四个栏目,名字都很好听:书里香、画外音、黄金屋、言如玉。读来令人垂涎的名字,好似四根擎天柱,把这座城堡的架子干净利落地撑了起来。 人上了年纪,脑子容易短路,我便先捡短文章看;短文章又先捡名字更为新颖的看;长则两千多,短到一千余,一篇文章也许十分八分钟就看完了。不过,千万别大意,十几篇长文章,分别涉及到了杜鲁门·卡波特、格特鲁德·斯泰因、E·B·怀特、菲利普·罗斯、尤金尼德斯等十二位英美作家,仔细琢磨起来,不由得为她的胆量暗自吃惊。细究起来,这本书大体上是关于英美文学文化的,近三百五十页,二十五万字,算得一本相当分量的书了。可是,柯南·道尔和阿加莎·克里斯蒂大名鼎鼎,可是文学分量呢?莎士比亚、华兹华斯、狄更斯、弗吉尼亚·伍尔夫怎么摆?菲利普·罗斯和E·B·怀特算得上是“大鱼”,可是沉淀在世界文学的大海大湖里是否还是轻了点?作为一个不算太保守、不算太落伍的老的我,如果这部稿子由我来审定是否立项出版,我敢不敢作出毫不犹豫的结论,还真是两说呢。 首篇八九千字的《活在明暗交界处》长文这样开头:“好像总有那么一些作家,生前游荡在话题的漩涡里,死后,盖棺已久而定论阙如,很让评论家为难。”她分明正在扮演评论家,可干巴巴的内容介绍以及历史溯源,她都要论说得滋味更浓:“卡波特有理由六亲不认。儿时,无论是被老师判定为‘低能’,还是被精神病学家裁决成‘神童’,他的早慧抑或早熟,何曾得到过家人的悉心栽培?栽培卡波特的是卡波特自己。 她总是能找到一个引人入胜的切入点。写约翰·欧文,她借助“色与戒”;写柯南·道尔,她利用“诅咒”;写阿加莎·克里斯蒂,她发现“迷失”;写伊恩·麦克尤恩,她想到“赎罪”…… 读她的文章,我想,晕菜的不单是门外专家,恐怕门内的顶级大腕儿也难免眼晕。我开始做外文,一上手接到的活儿,是两部有关外国文学文化的论文集,出自英美文学领域的顶级专家。一篇文章一个专题,人名地名和文章背景相当陌生,我对作者佩服得很,但是文章里“颓废的资产阶级作家”、“堕落的资产阶级文人”甚至“反动的资产阶级观点”等等用词,还是让我不能不提出一些看法:这样的集子如若送给来访的外国朋友,够友好够厚道吗?还好,两位专家都做了些修改,但是文章的基本调子是改不了的。 那时,我写过一篇关于英国大作家安东尼·特洛罗普中短篇小说的前言,因为文章没有使用“批判现实主义”、“无产阶级文学的先进性”之类的模式,一篇短短的前言在四五个苏俄文学的老手里传阅了一年多而难以通过。由此,我感叹道:“一代人的观点一旦形成不但再难改变,而且一定会反反复复地拿来改造下一代人,这似乎就是规律。”我很高兴我的话说得过于悲观了。时代前进的步伐竟然如此豪迈,一九七五年出生的她已经给读者奉献了主题意识如此鲜活的论文集!用她这篇活力四射的文章的结尾文字说:“时间,是个,杂种。” (实习:了然)

太原治疗妇科医院哪好
长沙宫颈糜烂治疗哪家好
成都肿瘤医院挂号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