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杂谈

借壳严控传闻尚未证实地产公司借壳闻风先止美食

民生杂谈  2020-12-26 06:00 字号: 大 中 小

如今,借壳房企除了面对再一轮的调控之外,还需要面对更多不确定性因素。

首先便是壳资源的供求关系,借壳上市的冲动并不会由于此次调控而减少;其次便是借壳成本问题,何时开闸并无定论使借壳成本很难预估。

楼市调控让房企借壳上市暂成泡影。

5月1 日,()发布公告,表示目前重大资产重组情况尚未达到有关要求,即日起复牌,重组失败。去年年底成为ST长信第一大股东的陕西华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正是房地产开发经营。

与此同时,证监会对于严控借壳的传闻也不胫而走。有消息称,证监会或将对暂停上市的ST类上市公司恢复上市资格进行严审,退市后重新上市甚至有可能采用等同于A股的标准。<例如级使用初阶/p>

虽然此消息在本报截稿时未得到证监会相关负责人的证实,但多家企业借壳计划暂停的事实让借壳上市的前景更显扑朔迷离。值得注意的是,自2009年A股市场开闸以及同年10月板推出以来,参与借壳上市的大军变成了几乎清一色的公司。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公布过重组预案的A股上市公司中,因楼市新政影响而处于停滞状态的地产企业已经多达12家。对此,一位证监会内部人士告诉本报,“目前不光是严审的问题,上市地产公司再融资也基本上没有可能性。”

借壳流产

显示,今年以来已有9家公司因此前重组成功“摘星脱帽”,其中6家为房地产业公司,占到了2/ 。由于地产企业A股IPO已经暂停多时,借壳几乎成为登陆资本市场的惟一途径。

然而,在国务院4月17日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下称“新国十条”)中,证监部门已被明确列入此轮宏观调控的重要部门之一。即“对存在土地闲置及炒地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证监部门暂停批准其上市、再融资和重大资产重组”。严审成为一段时间之内的主要监管逻辑。

而就在“新国十条”下发不到1个礼拜之时,就有地产企业宣布退出借壳大军。4月22日,*ST方向()宣布与重组方上海高远置业解除协议,董事会同时决定终止与高远置业重组事项并向证监会申请撤回材料。

“公司与高远置业有关重大资产重组的股东大会决议已过有效期,而近期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对以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为主营业务的高远置业影响较大,高远置业拟通过资本市场持续融资的重组目的已无法实现,由此双方签订协议解除之前合同。”*ST方向将致使其重组失败的重要因素归咎为楼市调努力创新控。

第一地产分析师波认为,调控已经成为房企借壳当口的决定性因素。“市场环境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而借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往往在调控的关键时候房地产企业更显得不堪一击。”

除了*ST方向和ST长信等重组方案流产事宜之外,更多的房企借壳或在递交申请、或在等待批文,“无论是已经过会,还是未过会的,目前基本上都没有太大的希望。”某券商分析师表示。

比如,4月27日,交大博通戴上了*ST的帽子,变身为*()。其重组方案在2009年12月28日已经获得了证监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委有条件审核通过,但目前尚未收到相关批准文件。类似状况的还有*ST华源()。尽管它在去年12月同样获得了证监会上市并购重组委有条件审核通过,但至今仍无下文。*ST远东5月8日公告也坦言重大资产重组已被中国证监会受理,处于审核过程中,但最终能否成功实施存在不确定性。

而那些还未曾上会的重组计划则更希望渺茫。(60064 .SH)、()以及()背后所对应的上海国际集团、国信地产、广电地产等公司则无疑只能选择继续等待。

西安治疗前列腺炎多少钱
西安哪医院男科好
长春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好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