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杂谈

中国社会报

民生杂谈  2020-02-19 12:31 字号: 大 中 小

中国社会报:老百姓是咱心底的挂牵

朱 丹

甘肃省陇南市素有陇上江南等美誉,勤劳朴实的西北人一代代在此繁衍生息

暴雨成灾 危及生命财产安全

2017年8月6日,一场不期而至的暴雨降临陇南,降水量瞬间突破历史极值,引发洪水泥石流,房屋倒塌、道路受损、农田被淹多个县区遭受重创。6日22时至7日7时,文县天池镇、梨坪镇、舍书乡出现强降水天气,引发洪水泥石流等灾害,造成1人死亡、8人失联,3个乡镇的部分村民房屋倒塌或受损,通信、电力中断,县乡村道路多处塌方,灌溉水渠、人畜饮水管道不同程度受损,农作物不同程度受灾。

快速反应 迅速启动应急响应

灾情就是命令。省减灾委、省民政厅快速反应,于8月7日20时20分启动省级自然灾害救助Ⅳ级应急响应,8月10日15时01分,将省级自然灾害救助Ⅳ级应急响应提升为Ⅲ级,并要求相关地区和部门按各自职责做好防灾救灾工作。8月10日21时,国家减灾委、民政部紧急启动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查看灾情,指导地方开展救灾工作。

省住建厅、省农牧部门、省交通运输厅、省卫生计生委等部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安排相关负责人带队赶赴陇南开展暴洪泥石流灾害核查,并指导做好防范山洪暴发、地震灾害叠加而造成新的灾损发生。

陇兰连心 瞬间凝聚民心力量

灾情一直牵动着省委领导的心。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甘肃省省委书记林铎批示:雨情就是命令。各级干部要到一线去,帮助群众防灾救灾,保证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把受灾损失降到最低。带着对灾区群众无尽的牵挂,11日至12日,林铎又专程赶赴陇南市,实地了解受灾情况。在文县梨坪镇、天池镇和武都区安化镇,林铎踩着乱石泥泞,一路走一路看,洪灾肆虐的痕迹四处可见。甘肃省省长唐仁健在批示中要求省国土资源厅、省公安厅等部门并陇南市政府,抓住宝贵营救时间迅速开展失联人员营救,妥善做好抢险救灾,次生灾害防治及相关人员安抚工作。

党和政府永远是人民的靠山。72岁的罗文信老人告诉林书记:房子倒了我都没掉眼泪,看到大家来帮我,眼泪就止不住流了下来。林铎握着老人的手,轻声安慰:人安全就好,党和政府会帮助你盖新房子,咱们一块努力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新家园

!在梨坪镇、天池镇、安化镇临时安置点,林铎对大家说,请大家放心,党和政府一定会妥善安置大家的生产生活,帮助大家渡过难关,重建新家园。

面对艰巨而繁重的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任务,8月13日,陇南市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专题会议在兰州召开。会议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指示要求,强化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措施,坚持协调联动,按照统一组织、统一规划、统一步骤、统一政策、统一资金使用的原则,迅速动员各方力量,依靠各级部门,坚定信心,众志成城,共同打赢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这场硬仗。

发挥职能 保障群众生产生活

保障灾区群众基本生活是民政人义不容辞的。灾害发生后,中央财政紧急下拨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7000万元,由甘肃省统筹用于陇南市文县等暴雨洪涝灾区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过渡期生活救助、倒损住房恢复重建和向因灾遇难人员家属发放抚慰金等救灾支出。

省财政下拨应急救灾资金500万元,省民政厅紧急调拨500顶帐篷、1000床棉被、1000张折叠床、1000个防潮垫等救灾物资运往灾区。

随后,省住建厅核查组、农牧系统、省交通运输厅所属公路养护、路政执法、高速运营等部门、省卫生计生委、省水利厅、省扶贫办组成工作组先后到达文县梨坪镇金坪村、玉坪村重灾区,深入灾区开展调研及对接灾后重建工作,研究提出支持灾区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的政策措施。

众志成城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总有一些重大历史时刻,让我们在守望相助中凝聚力量、在风雨同舟中奋力前行。文县等地87特大洪水泥石流灾害发生后,来自全国各地的热心志愿者,立刻展开行动赶赴灾区发起救援。

8月9日,重庆市山城雪豹抢险救灾青年突击队第一梯队,经过连夜颠簸抵达梨坪镇金坪、玉坪两村进行抢险救援。我们原本是要前往阿坝灾区救援,却得知这边灾情也很严重,向陇南团市委核实灾区情况后,决定来文县支援。队长柏兴林说。连日来,他们前后累计共调配三支梯队调运救灾物资、参与抢险救灾工作,并捐赠帐篷70顶、棉被550床、矿泉水60件、方便面8件。

11日,一群青春阳光的年轻志愿者出现在了灾区。他们从北京、兰州、江苏、重庆、贵州等地赶往成都集合,组成四川抗洪救灾志愿者联盟,由成都志愿者代表熊杰带领连夜赶往灾区。11日凌晨1时左右到达武都,匆忙休息3小时后,第二天一早6时动身赶往灾区。他们说:灾情不结束,我们不回去!简简单单一句话,温暖着受灾群众的心。

来自广东佛山的佛山菠萝救援队,他们来回穿梭运送物资。队长王志勇介绍,他们随车携带了无人机和药品等物资。午休时间,简单吃碗泡面,稍作休息,开始为松坪社受灾村民搭建帐篷。

开展自救 彰显甘肃精神

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是化用《礼记中庸》篇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句式而来。意在追求实事求是、自强不息、积极奋进、敢为人先的精神境界,倡扬开拓创新与奋斗拼搏相统一的进取精神,多少年来,陇原儿女在甘肃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上,以甘肃精神为精神支柱,以昂扬的斗志创造无愧于青春的时代丰碑。

天有无情灾,人有回天力。面对自然灾害,陇南市、县(区)各级积极组织动员受灾群众自力更生,全面开展生产自救,陇南市财政紧急拨付文县200万元救灾资金。

生命为号,灾情为令。驻陇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民兵紧急部署、迅速集结、挺进灾区,抢通道路桥梁、转移受灾群众,冲锋在前、不畏艰险、不怕苦累,用热血和汗水筑起了一座座冲不垮的堡垒,谱写了一曲抢险救灾的壮歌。

身在基层不言悔,俯首甘为民解忧。洪水泥石流发生前,文县和武都区村镇党员干部用敲锣鼓的方式预警,第一时间组织村民转移,将伤亡降到了最低。林铎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关键时刻,我们基层党员干部临危不惧,身先士卒,及时组织疏散群众,积极投身抢险救灾,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最难忘的是村干部划破暴雨的嘶喊。要不是两个村的村干部及时喊大家,村民伤亡会严重得多!是暴雨中的喊声救了大家的命!在受灾最严重的梨坪镇金坪、玉坪两村,受灾群众说起已经过去的洪水泥石流灾害仍然心有余悸,暴雨中村干部声嘶力竭的喊声永远铭记在了他们心中。

(刊于《中国社会报》2017年9月12日02版)

三诺医用血糖仪
小孩为什么容易呼吸道感染
呼和浩特治疗男科费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