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历史

大城市養老的上海方案

民生历史  2019-11-10 03:18 字号: 大 中 小

  大城市养老的“上海方案”

  本报张俊王正玲

  上海老得太快,犹如一列加速的列车

  1979年,上海老年人口115.48万人,占总人口的10.2%

  2017年底,上海户籍老年人口已达483.6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33.2%,80岁及以上户籍高龄人口80.58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5.5%(以下数字和比例均为户籍人口)

  38年间,老年人口总量翻了两番,养老床位增长了近70倍

  而日前上海发布的户籍人口期望寿命为83.63岁,其中男性81.25岁,女性86.08岁老龄化和深度老龄化的加速,给快速发展的上海带来了严重挑战

  土地资源稀缺、老年福利设施和社会养老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大上海怎样破解大城养老这一难题?上海市民政局局长朱勤皓认为:新时期的民政工作,主要矛盾已不再仅是设施的增加,而更多转向对服务的需求,对品质的追求

  打造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

  针对老年人想入住养老机构一床难求的问题,上海市政府连续20年将增加养老床位列为实事项目加以推进,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养老床位建设目前上海养老床位数共计14.75万张,实现了3%的老年人可入住养老机构的目标

  对于90%以上在家庭养老的群体,则着力在社区内构筑老年人能安心生活的支援体系

  十多年前,政府和社会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服务的居家养老模式在上海应运而生,迅速发展

  随后,社区助餐服务、托老所日间照料、低龄老人与高龄老人结对关爱的老伙伴计划等多种为老服务形式相继问世,在上海社区广泛开展

  近年来,面对社区内失能老人、高龄独居老人以及大病出院老人的刚需,上海通过租赁闲置老厂房等,建立镶嵌在社区的长者照护之家这种不到50张床位数的养老微机构,让有需求的老人临时居住两三个月左右,为他们提供康复护理等短期住养服务如今,上海各街镇均已至少拥有一家长者照护之家这种喘息式服务方式,贴近百姓需求,深受欢迎,其一张床的利用率每年约在4次左右,供不应求

  2017年上海开始试点为失能老人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提供资金或服务保障的长期护理保险,这项新的保险制度得到老年人普遍欢迎试点取得成功,快速在全市推开,截至2018年底,上海共受理长护险申请27.2万人次,完成评估26.6万人次,已接受服务的老人23.4万人

  现在,社区里失能、失智、高龄独居老人越来越多,这部分刚需应当得到满足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陈跃斌告诉,上海的解决方案是,专业的养老服务向社区延伸,鼓励专业团队走进社区,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开展康复、照护技能培训及督导

  经过不断尝试,上海整合养老资源,在街镇建立起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它是集长者照护之家、日间照料中心、助餐点、护理站或卫生站等在内的枢纽式为老服务综合体,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日托、助餐、助浴、康复、护理等一站式养老服务,并辐射社区里所有老人,形成了15分钟服务圈

  发挥市场在养老服务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上海这几年在加大对公共财政投入的基础上,通过政策引导、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方式,广泛调动社会资本和公益组织的参与查阅上海市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平台发现,政府用市级福彩公益金资助的扶老类项目有:健康干预、心理关怀、老年人普法维权、结对关爱等服务项目,政府还明确了项目人员服务经费的基本指导价

  近年来,一系列配套政策在上海逐步完善: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创新贷款机制;对连锁经营数2家以上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给予一次性奖励,推动品牌发展、做大规模

  目前,全市已有703家养老院、127家社区长者照护之家、560家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300多家社区居家服务组织福苑、爱照护、福寿康一批专业化、社会化的养老服务品牌机构逐渐成为养老服务市场的主力军,并发挥着溢出效应

  去年上海推出了养老顾问制度,免费为老年人寻找养老服务提供咨询市民政局还与上海电台合作推出空中养老顾问,请各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做客现场,通过电波为民众答疑解惑

  每年一度的中国国际养老、康复及医疗博览会中国国际老龄产业高峰论坛中国老年福祉产品设计大赛期间,咨询顾问、建筑设计、家具设计、医疗护理、养老运营服务等各环节的服务商,自发组成上海养老先锋群,相互切磋、交流,力求与老人需求精准对接

  

  睦邻+互助解决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难

  从全市层面看,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无论是设施建设还是服务提供,较中心城区还有较大差距,存在短板朱勤皓说2017年下半年起,市民政局联手相关职能部门开展系统性调研,去年6月出台《上海农村地区养老服务美好生活三年行动计划()》,聚焦农村养老设施建设、服务水平提升、政策支持保障,推进上海全市城乡基本养老公共服务均等化

  位于松江区、占地1600平方米的幸福老人村,是由社会公益人士开办的、农村留守老人互助式养老的一种探索这也是松江区开办的第一个长者照护之家经过适老化改造后,幸福老人村成为集长者照护之家、老年人助浴点、老年人日间照料点、老年助餐点、乡村老年大学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服务平台2016年2月正式试运营以来,每个月都有志愿者来此开展微孝项目,身体硬朗的老人自愿参与其中

  在奉贤区,则出现了农村宅基睦邻的四堂间养老模式它由政府出资,将村民宅基地原汁原味地转变为睦邻四堂间,即吃饭的饭堂、聊天的客堂、学习的学堂、议事的厅堂,将独居、孤寡老人等聚集在一起聊天、娱乐,还组织专人做饭,收费低廉;对卧床、行动不便的老人,派志愿者上门提供各种服务此模式现已成为附近许多老年人每天必去打卡的场所,目前奉贤区这样的四堂间总量已达321家

  围绕乡村振兴总体战略,上海今年将重点推进镇有院、所、村组有点目标的实现每个镇(乡)至少有1个标准化养老机构;村组推进睦邻点建设,年内新增700家,到2022年全市睦邻点总量不少于2500家

  高质量发展,让养老服务更加触手可及

  如何提供更加精细、更为个性的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上海将目光投向了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今年,上海将新增7000张养老床位,改造1000张认知症照护床位,新建80家社区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新增40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新增200家社区老年人助餐场所,新增700家农村养老示范睦邻点,改造80家农村薄弱养老机构

  2月25日,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作出决策,鼓励利用厂房、商业、办公、社区用房等房屋存量资源改造兴办养老服务设施

  同时,今年还将进一步推出智能养老顾问,线上线下结合,更好地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相关信息、资源和建议继续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做实街镇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整合各类为老服务资源持续推进长者照护之家建设,进一步推动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融合发展

  此外,上海还将大力推进社区助餐服务,依托社会已有餐饮平台,探索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助餐服务;探索建立认知症障碍老年人综合照护体系,建立相关设施建设、入住测评等流程标准

  到2019年底,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将在上海实现街镇全覆盖

薏芽健脾凝胶吃多久
宝宝上火吃什么
小孩咽喉肿痛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