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历史

2017年民政工作十大惠民工程

民生历史  2019-10-13 02:51 字号: 大 中 小

  2017年民政工作“十大惠民工程”

  一 实施因病致贫家庭低保暖心工程。修订我市低保操作规程,改变过去低保认定主要依据家庭收入的政策规定;制定因病支出型贫困家庭纳入低保的政策措施,使符合条件的因病致贫家庭能够获得低保,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兜底功能。

  二 实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达标工程。落实《合肥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规定,2017年城乡社区要完成40%的居家养老服务用房达标建设任务。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区、街道(乡镇)。

  三 实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程。组织实施“合力监护、相伴成长”专项活动,健全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机制;落实留守儿童监护。完善留守儿童发现、报告机制。建立乡镇(街道)、村(居)委员会留守儿童督导员和保护专干队伍,开展工作培训。

  四 实施医疗救助减负爱心工程。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提高我市医疗救助保障水平,增强困难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实施医疗救助的基础上,全面实施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可获得第二次救助,每年享受的最高救助金额为12万元。

  五 实施居家养老助餐工程。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养老助餐食堂建设,采取社区自办、社区与社会服务机构合办、社会服务机构自办等形式建设,为辖区内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自助用餐和上门送餐等服务。2017年城市社区养老助餐食堂建设覆盖率要达到20%以上。

  六 实施居家养老助医工程。与卫计委加强协同配合,依托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为老年人提供规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每年为老年人提供一次面对面的健康评估,并建立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档案;为符合建立家庭病床的80周岁以上老年人优先提供家庭病床服务;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每年提供一次免费常规体检。2017年,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要100%地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城市老年人签约服务率要达到60%。

  七 实施慈善救助进社区工程

  。推进县(市)区慈善组织登记管理,建立乡镇(街道)、村(居)基层慈善组织,健全全市慈善组织络。探索由基层慈善组织寻找身边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体,设立慈善项目,引导各级慈善组织走进社区开展慈善救助,提高慈善救助的及时性、精准度和救助力度。

  八 实施居家养老助浴工程。城区承接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要全面开展居家养老助浴服务。对辖区内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助浴服务,重点对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对象中高龄、失能失智等行动不便的老人开展上门助浴,逐步解决高龄、失能失智老年人群洗浴困难问题。

  九 实施特困、低收入老人护理补贴工程。继续推行特困人员(农村五保、城市“三无”)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为特困人员购置护理保险。不断扩大护理保险覆盖范围,将全市低保对象纳入护理保险保障范畴,参保费用由政府补贴。着力解决特困、低收入老人住院期间照护问题,努力构筑“风险规避安全”。做好2017年度长期医疗护理保险重新招标工作。

  十 实施老旧社区改造工程。摸清老旧社区底数,对老旧社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梳理,列出问题清单;结合老旧社区改造提升工程,制定治理与服务均等化工作方案,将老旧社区治理与服务均等化等列入文明城市创建考核体系。 (办公室综合)

朔州治疗癫痫病的专科医院
固原治疗性病医院
衡水哪家医院治疗男科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