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历史

恩惠上海交通大学召开2014年红十字工作会议

民生历史  2020-09-17 02:23 字号: 大 中 小

上海交通大学召开2014年红十字工作会议[图]

3月4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红十字工作会议在闵行校区新行政楼B418会议室召开,会议总结回顾了2013年校红十字工作,部署了2014年重点工作。校党委副书记朱健,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校长张安胜,组织部、宣传部、学指委、工会、后保处等相关领导、各院系(直属单位)党一定要持续下去爱心。 贺军翔要找他的一群好友将物资送去灾区。委(党总支)书记等校红十字会全体理事参加会议。会议由校红十字会秘书长陶剑主持。

张安胜对校红十字会过去一年的工作和成绩表示肯定和赞许,对积极支持并参与校红十字工作的院系单位及师生员工表示由衷的感谢与问候。张安胜指出,1904年盛宣怀参与创立中国红十会的前身万国·大清红十字会并任会长,交大便与红十字会结缘,如今已近百年十载,所以交大红十字工作有着悠远的历史,深厚的积淀,绵延的文化;交大理应将红十字“博爱、人道、奉献”的精神坚定地传承下去,这种精神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也与大学“传道、授业、解惑”之“道”及“社会服务”的功能深度融合。要求各单位高度重视红十字工作,将红十字工作与学生的日常教育及成长成才相结合,与单位的文明创建、文化发展共推进;从组织、宣传、引导、保障等多方面入手,多一份真诚、多一些爱心,将工作做得更加深入细致,贴近需求。

朱健宣读《上海交通大学红十字会关于表彰2013年度献血工作优秀组织与先进个人的决定》。大会授予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等17个单位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度献血工作“优秀组织”荣誉称号,授予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黄城均、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肖国芳等13名个人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度献血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并现场颁发了“优秀组织”奖牌与“先进个人”荣誉证书。

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杨建军、微纳科学技术研究院学生工作负责人季自军分别代表优秀组织与先进个人作交流发言。

校红十字会副秘书长苏卓君作工作汇报。2013年校红十字会积极发挥部门联动优势,圆满完成上海市下达的献血任务,及时保障师生员工用血。同时在献血工作中注重深化主题、创新服务举措,通过“关爱行动”、“赞誉行动”为献血师生提供了全方位、全程化的服务保障;注重改进工作方式,不断拓展志愿服务,探索上预约报名,实现了献血人员的合理分流、错峰参与,依托并发挥学生志愿者的青春活力与新颖创想,开展“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活动”并获评2013年上海市高校红十实际是不一定能够达到。字“携手人道”志愿服务优秀项目(全市共三个)。另外,校红十字会还与暑期军训联动共建,积极普及现场初级急救技能培训。

2014年校红十字会将继续在无偿献血、急救培训、同伴教育、志愿服务等方面戮力同心,再创佳绩。

附1: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度献血工作优秀组织名单(17个)

优秀组织一等奖(4个):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微纳科学技术研究院

优秀组织二等奖(5个):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致远学院、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机关党委、后勤集团

优秀组织三等奖(6个):理学院数学系、农业与生物学院、药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优秀组织特别奖(2个):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度献血工作先进个人名单(13人)

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黄城均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周浩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高建南、郑尧

理学院数学系 田中棋

化学化工学院 权茂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覃宇

农业与生物学院 梅俊

药学院 李静

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朱宏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肖国芳

微纳科学技术研究院 季自军

纪委监察处 魏洁

附2:

凝心 奉献笃行 大爱无疆

——2013年上海交大师生员工义务献血侧记

无偿献血既是社会的担当,也是志愿服务的写照,更是奉献精神的体现;一直以来,上海交大师生员工都积极参与献血,形成了“领导带头、党员带头、骨干带头、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2013年初荣获了“上海市高校无偿献血推进奖”、“上海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特别支持奖”。2013年上海交大共组织了6次大型献血活动,共计2021人次积极参与,奉献热血,继续在校园内传播“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在师生间弘扬志愿服务、无私奉献的大爱情怀。

领导关心重视,凝聚组织合力

学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献血工作,多次要求全校相关单位要认真组织、广泛宣传、科学引导,使广大师生员工增强献血的荣誉感和感。同时还要求各部门齐心协力,做好各项组织保障和服务工作,确保献血工作顺利开展。校党委副书记张安胜、胡近等校领导,党办、校办、组织部、宣传部、学指委和工会等相关职能单位负责人,以及机关和部分院系单位的领导都先后来到献血现场,对参加献血的师生员工进行慰问,对为献血工作付出辛劳的工作人员与志愿者进行关怀,鼓励大家永远保持志愿服务、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用实际行动践行交大人的社会与时代担当。同时,很多学院领导、思政教师和学校机关干部也身体力行参加献血,其中不乏已献血9次、10次的优秀典型,他们用切实行动、榜样作用与表率影响将浓情热血奉献社会、回报社会镌刻抒写成一名合格交大人的肩头徽章与内心铭记。

深化活动主题,构建育人平台

2013年上海交大红十字会充分结合重要时间节点与重大纪念活动开展献血工作,通过主题性宣传如3月5日“学雷锋、树新风,无偿献血,我们在行动”、4月24日“情系雅安、支援芦山”爱心接力、9月23日“守护生命的摇篮——宫颈癌预防相关知识宣传”活动等,将献血活动的深层次教育意义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等联动共推、形成弥合,构建了新的育人平台,不断传递在心、奉献于行的时代品质。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将献血活动融入到本科生毕业季“红色正能量”的系列活动中,他们以“生命无价、大爱无疆,血浓于水、救死扶伤”为主题,倡议“做一名有社会感的可爱交大人”,同时组织毕业生党员、学生骨干带头献血。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以“大爱机动”为主题,依托学生党建联合会,充分发挥系所、班级支部的辐射作用,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受助学子带头献血。同时在鲜血现场还涌现出很多围绕鲜血而延展出的动人场面,比如青浦区血液中心工作的一位父亲亲自陪伴大二的女儿前来献血,一位后勤员工因为身体临时有恙而懊恼不已的真情等等,这些活动与案例无不彰显着交大人“一点一滴真情凝结、一言一行奉献笃行”的风貌。

创新服务举措,实现有力保障

上海交大红十字会一直以来积极发挥多部门联动作用,为献血师生提供了全方位、全程化的服务保障。通过“关爱行动”在献血大厅及校内公共电子屏以视频、简报、展板、络平台互动等方式进行献血知识宣传、理念倡导、健康贴士、志愿报名、流程介绍等服务工作,实现献血活动的科学引导和献血精神的柔性传递;通过“赞誉行动”一方面立足献血现场,开展“服务正当时”全程志愿服务工作,保障每个献血者身体和心态的健康愉悦;另一方面抓住献血后的最佳保鲜期,通过“献血荣誉榜”、“先进个人赞”等方式进行一系列赞誉活动,保护和延续献血热情。同时注重转变思路、创新举措,在技术手段方面,引进了校园信息络中心的数据系统,实现了献血信息输入从传统的手动输入转变为刷卡录入,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探索采用上预约报名的方式,实现了献血人员的合理分流、错峰参与;制作专门的献血登记表,保证了献血人员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在献血现场为献血人员提供丰富的营养套餐、全程的志愿陪护,还进一步提高了献血的慰问补贴,同时制作发放了红十字会主题性纪念卡套、挂链、文件夹等,为献血活动增添了人文关怀与艺术延展。另外,2013年上海交大红十字会还开展了成分献血的宣传普及活动,专门组织学生到上海市血液中心进行现场参观学习,最终5名学生通过体检,完成了成分献血。

拓展志愿服务,传递青春热情

献血活动是高校志愿服务的重要平台,依托学生志愿者的青春活力与新颖创想,上海交大红十字会一方面深化献血志愿服务的内涵建设,2013年初以“你好,小血滴——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活动”为主题申报了上海市高校红十字“携手人道”志愿服务项目,经过近一年的努力与推进最终获评2013年上海市高校红十字“携手人道”志愿服务优秀项目(全市共三个),负责项目活动的三位红十字学生志愿者也获评2013年上海市高校红十字“携手人道”志愿服务优秀志愿者。另一方面拓展志愿服务的主题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校红十字会学生志愿者以“关心自己、关爱他人”的口号,与校图书馆合作开展了“为青春、为I行动”专题活动,通过 “为I悦读”——防艾阅读图书展、“为爱嗨皮”——同伴教育讲座、“为爱快闪”——图书馆快闪行动,传递爱的力量;同时还在BD中国、GBCHealth和搜狐公益联合举办的“2013为I行动”红丝带进校园公益活动风采大赛中,与北京大学等三十多个高校团队同场竞技,获得了活动创意奖一等奖(一等奖一名)、最佳风采奖(三名),彰显了交大学子的大爱风采与良好风貌。





麦克维尔空调内机维修
白驳风
理气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