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历史

两河口乡社会力量助推精准扶贫纪实

民生历史  2020-02-29 17:25 字号: 大 中 小

两河口乡社会力量助推精准扶贫纪实

众人拾柴火焰高——朝天区两河口乡社会力量助推精准扶贫纪实

刘晓庆 张百顺 刘慷 夏去秋来,凉风习习。来到朝天区两河口乡,只见一片片中药材基地、花椒种植基地、土鸡及土蜂养殖基地充满勃勃生机。 近年来,该乡积极搭建方便社会各界参与脱贫攻坚的平台,建立了贫困村、贫困户基础数据库和社会力量扶贫资源库。乡党委政府牵头搭建了贫困户和帮扶人员对接平台,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力量的优势、特点和贫困对象的现实需求,由乡政府对社会资源和困难群体进行“扶贫配对”。 捐资助教、修桥铺路、改善村容村貌、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建设;资金扶持、产业扶持、基地带动、智力扶持……两河口乡精准扶贫模式亮点纷呈。帮扶部门、社会组织、爱心企业、成功人士通过不拘一格的扶贫形式,丰富多彩的扶贫内容,倾力而为,共同演绎出一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精彩“大合唱”。 定点帮扶纵深推进成效更显著 “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自来水安到了灶台上,家家都住上了安全的房子、有了脱贫产业,‘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已超额实现,全村226名贫困人口脱贫奔康。”4日,两河口乡永平村第一书记乔发林对说。 作为永平村的对口帮扶单位,朝天中学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和“四个好”总要求,先后帮助该村群众解决蔬菜销售难题、为贫困户发放鸡苗带动产业发展。同时对全乡在朝天中学就读的困难学生给予免学杂费、补生活费的助学帮扶。 这仅仅是帮扶单位定点帮扶两河口乡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各部门帮扶人员分别深入两河口乡困难户家中了解他们生活状况,帮助他们制定脱贫规划。各帮扶部门主要负责人到村、到户为群众宣传扶贫政策,帮助有能力发展生产的农户制定产业发展规划。 朝天区委农工委积极协调各方面力量帮助黄柏村群众解决吃水难、用电难、行路难等问题;朝天区信用联社发动职工众筹先后出资42万元用于农华村村级阵地建设,发展贫困村集体经济,帮助贫困户完善户办工程建设;朝天区人武部争取到13.2万元资金,帮助改善了杨家村村委会破旧、公共服务设施不全的现状;朝天区路政所捐资4万余元修葺了村委会,同时对成龙村廉租房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筹资购买了电视、煤气灶、床、桌椅板凳等家具家电,让6户困难群众直接拎包入住新房;广电络朝天分公司为吉庆村困难家庭每年出资购买物资和种子鼓励群众积极发展生产,全程关心佘维才等多个特困家庭的住房改善、学生上学等问题;朝天区中医院每年对黄家村群众进行一次免费义诊,对困难家庭生病人员派车免费接送到医院救治,同时先后捐资4万元对因病致贫家庭进行关心慰问,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关心群众健康问题…… 各出奇招企业发挥优势显担当“我只要打个,随时要随时就能送上门来。关键是价格还便宜一些。”两河口乡大沟村与陕西省宁强县关口坝村接壤,贫困户李洪学告诉,自从村上有了“海螺水泥扶贫直营店”,他需要的水泥就直接运到家门口,待装卸工堆放整齐再付钱。 海螺水泥销售处工作人员谢定友拿出销售记录单,向介绍说,“扶贫直营店”的经营主体是各贫困村村委会,海螺水泥公司负责提供“海螺水泥扶贫直营店”标牌和出厂价水泥,通过先销售后付款、按车结算的信用销售模式,年终按每吨10至15元返利,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 海螺水泥仅是该区企业积极参与两河口乡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广元市玺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施花千谷项目总投资5亿元,支持贫困村集体经济建设,形成“社会资金建+集体经济管+合作社经营”的发展模式;裕鑫农业引导该乡发展藤椒产业,实现“企业发展、贫困户增收”的双赢……一个个爱心企业的积极参与,进一步拓宽了贫困群众脱贫增收渠道,提高了“造血”能力。 只因乡愁成功人士竭力报桑梓 在两河口乡,芮明光是一位家喻户晓的民营企业家。近年来

,芮明光的故事在当地十里八乡被传为美谈,倒不是因为他的事业有成,或者创业励志的传奇,而是因为他一件件、一桩桩敬老助贫的义举。 2013年,由他个人出资成立了朝天区第一个民间养老基金会——锐锋养老基金会,每年为两河口乡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养老金。这些钱对于年轻力壮的人们来说不算啥,可对于跟芮明光亳不沾亲带故的老人们来说,这些养老金成了他们最温暖的依靠和慰藉。 芮明光不仅资助老人,还为乡里“脱贫奔康”倾尽全力。解决安全饮用水、每年承办两次“锐锋上善杯”学生运动会,捐赠困难学生,资助受灾乡邻,扶持困难党员……几年来,芮明光先后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农民工友代表,2014年被评选为第一届“最美朝天人”“感动广元十大人物”;2015年被民政部评为第六届“全国孝亲敬老之星”;2016年被评为“广元市十大好人”“四川好人”;2017年荣获“朝天区十大扶贫好人”“广元市扶贫好人”称号。 近年来,还有更多的成功人士义无反顾地支持两河口乡发展建设。广元市西亚眼镜公司总经理李丰地曾因一个偶然的机会与两河口乡结缘,从2004年起,13年来从未间断地在教师节、春节等重大节日关心慰问两河口乡小学全体师生。先后捐赠了床单、被套、钢笔、电热水器等物资。2017年春在两河口乡丰地小学率先启动“小青草优秀教师奖励”项目,同时成立了“丰地奖学金”专门用于鼓励家境困难又品学兼优的学生。目前有50多名学生获得丰地奖。陈玉茂、任国华、潘应会、蔡伟昌、胡显习等两河口籍成功人士也纷纷回到家乡捐资建桥修路,积极改善家乡面貌。 同时,该乡积极号召成功人士利用自身信息优势、市场优势、财力优势以及家乡资源优势返乡创业。截至目前,已有30位外出务工的成功人士回乡发展农业产业。如冷水鱼养殖、食用菌培育、中药材种植、黄羊养殖等累计投入1000余万元,带动本乡100多户农户在家乡发展产业,解决200余名剩余劳动力。鼓励成功人士和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彭开春、任国华、蔡伟昌、韩金安等13名务工老板以及冯德志、彭雄邦、黄良宝等3名返乡创业人士与90户建卡贫困户结成对子,提供就业岗位200个,2017年这些建卡贫困户务工收入都在30000元以上;杨家村党员杨开智免费为村民提供天麻种子和技术支持,发展中药材500亩。 “目前,我们汇聚社会多方力量,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形成了人人参与脱贫攻坚的社会扶贫工作机制,做活了社会扶贫大文章,加快了全乡脱贫奔康步伐。通过多方帮扶让贫困群众消除了等靠要的思想贫困,正确引导群众积极劳动,逐步走上致富道路。”对于创新推进社会扶贫,两河口乡党委书记张明光如此说道。

千金益母颗粒价格
锦州十佳白癜风医院
湛江治疗癫痫病费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