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理财

太空行走的第一人列昂諾夫靠手來走的跋涉之

民生理财  2019-11-01 14:22 字号: 大 中 小

  来源:看奇闻 日期: 22:12:27 导读: 没有了地球的吸引,我们可以像鸟儿一样自由自在地在空中飞翔 在許多人們的想象中,太空行走是浪漫的、愜意的事实上所谓太空行走,就是航天 没有了地球的吸引,我们可以像鸟儿一样自由自在地在空中飞翔 在许多人们的想象中,太空行走是浪漫的、惬意的事实上所谓太空行走,就是航天员离开飞船、航天飞机和空间站,进入空旷的宇宙空间(包括在月球、火星和其它天体上),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

  据记载,早期的太空行走被当成是一种试验和演示,它到底有什么作用和意义,人们不甚了了197 年,美国一个空间实验室刚一送上轨道就发生故障,太阳能帆板打不开了,后来,航天员太空行走,才使它起死回生至此,人们才明白,航天员太空行走不是闲庭散步,而是为了完成那些自动化机械无法完成的诸多任务

  1965年 月18日,苏联宇航员阿列克谢 列昂诺夫在 上升2号 飞船航天飞行期间实现了离舱12分钟的太空行走,成为历史上首位实现太空行走的宇航员从那时到今天,半个世纪过去了,人类都不曾停下探索太空,行走太空的步伐,这五十年间,又有许许多多的宇航员迈向太空

  1965年 月18日,前苏联宇航员阿列克谢 列昂诺夫乘坐 上升2号 宇宙飞船进入太空飞行中,列昂诺夫走出舱外,在舱外空间环境中行走了12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行舱外活动的航天员

  人类历史上进行 太空行走 的第一人 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

  1965年 月18日,苏联宇航员阿列克谢 列昂诺夫和巴维尔 别利亚耶夫驾驶 上升-2 号宇宙飞船完成了一次非凡的太空之旅列昂诺夫在飞行期间首次从飞船走向太空,成为人类历史上进行 太空行走 的第一人这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壮举,续写了人类征服太空的新篇章

  值此人类首次 太空行走 50周年之际,列昂诺夫向人民独家讲述了50年前他作为副驾驶首次漫步太空,以及40年前他作为船长参加苏联 联盟-19 号飞船和美国 阿波罗 号飞船在太空对接的动人经历,并同人民一道分享了他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关注以及对中国人民的美好感情

  九死一生 续写人类征服太空史

  当全世界都在为列昂诺夫 太空行走 这一壮举欢呼雀跃时,却很少有人知道他在这次非凡的 太空行走 中经受了怎样的生死考验

  当81岁的列昂诺夫坐在对面回忆起那次充满冒险的太空之旅时,仍然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澎湃与激动他回忆说: 我从没想过自己会开创什么先河我知道这是设计师给我下达的任务,但是为什么选择我,这事只有他知道 在太空中的24分钟和自由 漂浮 的12分9秒里,从准备起飞、到出舱、行走、返回以及着陆的过程中,列昂诺夫和他的同伴经历了数次难以预料的惊心动魄,有几次险些机毁人亡但他的讲述却平静如水,还辅以各种手势,并没有让听者感到紧张,让领略到了这位宇航员超强的叙述水平和心理素质

  众所周知,苏联为了准备这次 太空行走 曾向太空发射了一艘无人侦察飞船用于收集各种数据可那架无人侦察飞船在返回地面前不知何故突然启动了自爆程序,有关的珍贵数据全部无影无踪 这时距苏联预定进行的 太空行走 日期仅剩一个月的时间,而重新制作发射侦察飞船至少还需要9个月为了尽早实现 太空行走 这一目标,列昂诺夫和别利亚耶夫最终说服了苏联航天的总设计师科罗廖夫, 太空行走 要如期进行就在这样充满未知,也毫无预期保障的情况下,他们毅然决然地接受了任务,完成了那次续写人类征服太空历史的艰难之旅

  列昂诺夫在 太空行走 的过程中,几次离开飞船的距离达5米之远他因宇航服过度变形而无法按动腿部的操纵器随后,他的航天服开始膨胀险些无法返回坐舱,危急之下他不顾身体的承受能力,两次果断地调低了生命保障系统的气压艰难返回飞船后,列昂诺夫又设法将自己身体 对折 以关闭舱门再后来,飞船定位系统又出现了故障,他们被迫冒险采用手动方式着陆,飞船降落在离预定地点数百公里的原始森林深处他们在暴风雪中向指挥部发出的呼叫信号迟迟得不到回应,直至着陆24小时后他们才在大雪覆盖的森林里被找到可以说,在飞船从升空到返回地面的20几个小时里,列昂诺夫和别利亚耶夫多次徘徊在生死边缘 #p#分页标题#e#

  列昂诺夫在谈到自己太空之行的感受时说, 我不记得我说过 地球是圆的 这样的话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寂静,能听到平时根本听不到的自己的呼吸和心跳 , 天是黑的,星星是圆的,自己好像在星群中,没有支撑 这位老人还幽默地说, 莫斯科广播电台当时报道说, 请注意,请注意,有一名航天员走出太空,正在自由活动 ,当时我的第一想法是,这个人是谁我甚至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后来才明白,原来是地球人从画面上看到的自己

  在采访过程中,被这两位杰出宇航员临危不惧的精神所深深感动他们凭借着出色的宇航飞行经验、顽强的意志和毅力以及大无畏的勇敢精神在几次性命攸关的紧要关头一次次化险为夷,续写了这次被永远载入航天史册的伟大壮举

  太空握手 架起沟通的桥梁 友好与和平远比对抗和对立更有意义

  1975年7月15日是人类航天史上又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美国和苏联两个航天大国的宇宙飞船成功地在太空轨道实现了被喻为 太空握手 的对接当对接舱的舱门打开之后,苏联 联盟-19 号飞船的宇航员列昂诺夫和美国 阿波罗 号的宇航员斯坦福德热烈握手在6昼夜飞行过程中,实现了苏美航天飞船的对接和两艘飞船乘员的相互换乘,并进行了联合科学研究实验

  列昂诺夫栩栩如生地向讲述了40年前苏联和美国宇宙飞船第一次进行太空对接时的情景: 按照地面指挥部的计划,这次对接原定是在莫斯科上空进行,可实际上两架飞船的对接和两国宇航员的握手却是在两架飞船飞跃易北河上空进行的 他说, 不知道是地面指挥问题,还是我们驾驶的差错,但这却是个好的象征 因为苏联 联盟-19 号宇宙飞船和美国 阿波罗 号宇宙飞船在易北河上空对接和两名宇航员的 空中握手 象征性地再现了 0年前苏军和盟军战士在易北河会师的场景,在长期处于冷战阴云之下的两个超级大国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让美苏两国首脑更清醒地认识到友好与和平永远比对抗和对立更有意义因此,这次对接和 太空握手 的政治意义远远超越了其科技意义,也让世界人民和平利用太空的前景变得更加广阔

  揭秘列昂诺夫鲜为人知的中国情结

  关于列昂诺夫,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关于他 太空行走 的报道,殊不知这位伟大的苏联宇航员对中国也有着浓厚的情谊上关于列昂诺夫到访中国的报道并不多,也是直至采访开始前一刻,听到列昂诺夫亲切地使用汉语问好才了解到他鲜为人知的中国情结#p#分页标题#e#

  列昂诺夫早在苏联时期就到过中国那是1989年他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之邀首次到中国进行访问访问期间,他到过北京、上海和四川,并被授予了成都荣誉市民的称号现在, 荣誉新希望人 荣誉匾就挂在他办公室一进门的墙壁上

  列昂诺夫评价称,那次中国之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对中国的文化、科技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他说, 同中国青年的交流,让我感受到了他们的友善和好学他们经常向我询问一些睿智的问题所以,我很高兴回忆那次中国行,并且乐于与人分享自己的感受

  列昂诺夫一直关注中国的航天事业,并对中国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的成就赞不绝口他说, 现在许多国家都在进行太空探索,但只有 个国家有自己的宇宙飞船,自己的系统和自己的宇航员,这其中就包括中国 列昂诺夫对说他曾经参观过北京附近的航空员培训中心 星城 他说, 作为一名专家,我可以说,你们做的要比我们正确得多 中国的 星城 中既有宇航员培训中心,生物医学问题研究所,又有和我们一样的拍摄研究所,而且还创建了试验站只有宇宙飞船发射场是单独的,其他都在这个星城之中,这种设计筹划非常好 对于中国宇航员,列昂诺夫更是了如指掌他告诉人民, 我最近一次访问中国是在去年,参加第27届太空探索者协会年会当时杨利伟做了主题报告,至今令我记忆犹新 谈到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列昂诺夫更是赞赏有加: 第一次飞行的女航天员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认为她漂亮,端庄,而且聪明,对自己报告中的题目她掌握得很娴熟,十分专业

  访谈中我们还了解到,列昂诺夫曾两次同中国宇航专家代表团会面,详细地向他们介绍宇宙飞船的构造,传授技术,等等不仅如此,他还曾两次在 星城 与邓小平同志见面他认为邓小平是一位非常英明的领袖, 有这样一位领导人是中国的幸运 列昂诺夫还表示俄罗斯同意甚至欢迎中国到国际空间站来因为有中国加入,那 才是名副其实的国际轨道空间站

  和列昂诺夫的对话持续了一个小时之久,那句 我是中国四川的荣誉市民 久久在耳边回响,深深感到这位俄罗斯宇航员对成为中国一座城市荣誉市民的那种自豪,以及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愿这位老人健康长寿,希望他为俄罗斯以及世界宇航业续写更多辉煌

  (:)

怎么在手机上开微店
教育类小程序开发制作
怎么开微店步骤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