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理财

夏吃没批发一冰箱冰棍儿的夏天好意思连干两

民生理财  2020-07-09 02:36 字号: 大 中 小

夏吃 | 没批发一冰箱冰棍儿的夏天 好意思连干两份刨冰吗

开空调裹棉被儿,一口一口吃冰棍儿。

这个坊间流行的说法虽是句调侃,可冰品、冷食在夏天的地位确实举足轻重。

老一辈天津人印象中的老冰棍儿、雪花酪、果子露,是从几分到几毛可平民也可升级的夏日独享;逛滨江道必打卡康乐买根小豆冰棍或是菠萝蜜,夏天批发香芋葡萄、桂花小豆、豆逗乐贮藏一冰箱大桥道,更是许多天津孩子童年时代的夏季标配。雪人、火炬、玉米棒、黑玫瑰、苦咖啡…美登高、和路雪、雀巢…算算那些年吃过的各种冰棍儿,每个人都能列出一套属于自己的记忆清单吧。

三分五分老冰棍儿

起士林当年就有“圣代”

“为什么叫冰棍儿?因为过去的雪糕本身就是棍状,穿过雪糕的也是一根圆棍儿,比现在大部分冰淇淋的棍儿还要长要细,有点类似于筷子。纸包装,3分钱一根,水果味。”

在上岁数的老天津人记忆中,今进一步的制度化规范不可或缺。天这种扁平棒的冰棍儿,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之后才出现的,那时候水果味的冰棍儿3分,奶油和小豆口味的稍贵一些,卖到5分。冰棍儿之外,同等价位的还有口感贴近于刨冰,又比冰棍儿、冰激凌更爽口的天津传统雪花酪—天然冰刨出冰屑,再用果子干、红果酪还有浓酸梅汤浇上,不停搅拌,“一小杯,带走吃的给个江米碗,当场吃的放进一个小酒杯大小的容器。”

还有老一辈天津卫对过去夏天的“果子露”念念不忘,“区别于刨冰和冰棍儿,能吃出很碎的冰块儿,主料是夏天的时令水果,印象最深的是里面的果藕片。这种就高级一点了,2毛一碟。”

更高大上一些的,是起士林一楼的冷饮部,在浓可可饮品上加一个冰激凌球、挤上奶油的冰巧克力,用自制苏打汽水加一个香草冰激凌的冰激凌汽水,类似于现在圣代的水果奶油三德…据闻这都是从清末延续下来的招牌冷食。

天津烹饪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食文化学者赵永强是上世纪50年代末生人,他印象中过去吃冰棍儿,可以在副食店买到的是食品厂加工出来的奶油、水果味冰砖,再后来还有北冰洋食品厂的冰棍儿,“包括北冰洋的大冰砖。”同样难忘的还是那时候现买现吃的小豆冰棍儿,“八十年代,康乐冷食店在滨江道开业,夏天路过劝业场总得买上一根,细小豆的好像是5毛钱。”

大头雪人怕化的表情包

对于老人们来讲,上世纪50年代就创建的康乐冷食厂,奶黄色的奶油菠萝是招牌,特流行,奶油香加上嚼着有菠萝块的口感,一毛五一根,已是当时比较奢侈的消费。

“乃至后来康乐的价位和口感成了一个标准。包括小豆冰棍儿,奶味浓,红豆甜,吃起来还不硌牙。有一种说法是,当初康乐就是以传统配方生产冷食,就是过去就开始做西餐冷食的师傅们传下来的。”

年轻一点的,肯定还记得康乐的油炸冰激凌,外面又热又脆,里面是冰凉的雪球。后来还引进了一台自动贩卖冰激凌甜筒的机器,也是天天美联储在12月16~17日举行的议息会议上可能会出现措辞转向排队。

的确,康乐、大桥道这些地产冷食,在70、80、90后几代天津孩子心目中都曾是“C位”今年刚好40岁的大桥道,上世纪90年代后开始涉足冷食行业,也因此,对于很多80后来说,太多耳熟能详的经典冰棍儿口味都被贴上了这个。听说,此前的榴莲雪糕、今年全爆红的葡萄冰虽然吸睛,不过豆逗乐、香芋葡萄这些经典口味到现在还是代表。

想想当初,一到夏天家里就会批发很多大桥道的香芋葡萄,放学后迫不及待来一根,最上面的葡萄干又大又多,配着带点冰碴儿的香芋味冰激凌一起吃—奶油顺着棍马上就要滴下来的时候赶紧用嘴巴接住,画面感十足。

其实夏天放学后,校门口就能见着推自行车卖冰棍儿的阿姨,后座的白箱子盖着厚棉被,掀开是各种老冰棍儿…

耿耿于怀的是班里小伙伴拿着一串大大的水红色糖葫芦冰棍儿从面前走过,光看她舔着都觉得肯定甜甜酸酸特好吃,也说不好她羡慕的是我手里偷偷往下滴水儿的雪人,听说这个娃娃头还是舶来品,意大利引进的几条生产线制作的,流行复古的近些年,每次找到雪人,纠结先吃帽子还是先吃头的毛病没变,只是多了一个习惯—每次拆袋后总能带来“惊喜”的“表情包”终于能拍下来了。

文 流食吴小兜儿

治过敏性鼻炎的方法
治疗股癣一般几个疗程
虫咬皮炎饮食禁忌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