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理财

中国何时降存准率团购

民生理财  2020-06-11 04:02 字号: 大 中 小

从年初至今,经济研究者们开始讨论的一个话题是,今年中国央行将下调几次存款准备金率,较为激进的观点认为是次,也有相对保守者,认为2- 次即足够。目前看来,似乎是保守派占了上风。

但事实上,下调几次存款准备金率,何时应该下调,是一个看似简单,却又有些难以捉摸的话题。

按照*********行长的说法,存款准备金率并不是货币政策 松紧 的指标,其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外汇流入的状况来决定的。事实上,这是一个很学术的说法,这是因为在中国的货币供应方程中,过去10年几乎所有的基础货币由外汇流入产生,那么一旦外汇流入减少,就需要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来释放基础货币,以达到保证货币供应量的目的。

笔者也写过一篇研究报告来阐述其中的关系,对货币银行学有兴趣者可以作为一个普及读物。先讲讲研究的结果,如果将货币供应量指标(比如说中国在2012年的M2增长指标为14%)作为结果,假设一些指标(主要是说现金漏出率和超储率)保持不变,来进行倒推,那么在外汇占款明显下降的情况下,央行则需要下调法定存准率。具体来看,比如说2012年的外汇占款总量为2万亿元,少于去年的2.8万亿元,那么央行需要降低存准率2- 次;如果说外汇占款下降至1.5万亿元的话,那么则要降低存准率 -4次。

中国前4个月的外汇占款尽管扭转了去年底出现的净流出趋势,但总量与去年相比却有比较明显的下降,与去年月均2000亿元人民币的外汇占款增量相比,今年的月均增量则大约在1000亿元的水平上,按照这样的趋势,全年外汇占款趋向1.5万亿元的可能性也在上升,这意味着央行仍需要多次降低存准率。

当然,这仅仅是一个基于多种假设得出的结果,在现实中,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上仍有多项指标需要重点研究,这些因素的存在对于短期流动性和降准仍有较强的影响。

首先,是央票和正回购的存量以及其到期时间。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央行发行了大量的央票和正回购来吸收市场流动性,而这些票据在到期后将转变为市场的流动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央行通过对这些头寸的管理实现着 蓄洪放洪 的目的。今年以来,央行已经停止了央票的发行,并且通过28天正回购将流动性从月向 -4月份转移,这样的一种操作,事实上是将此前锁定的资金向市场释放,也在一定程度上 平滑 了市场的流动性,因此,央行在过去两个月并没有降低存准率。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投放流动性的方式需要有相应的票据到期,而在未来的月,公开市场的票据到期量都很小,这意味着央行的腾挪空间变小,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

同时需要关注的,是财政端的资金状况,财政存款的释放和回收存在着一定的季节性,但也容易受到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在4月份,尽管央行持续释放流动性,但整体市场利率却在高位运行,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收到物理模型:一些玩家可能不喜欢在全拟真设置下玩GT系列。本作采取了些许措施以满足该类玩家了财政的影响 企业需要在4月份上缴第一季度的税收。而未来财政存款何时以何种规模向市场投放,则较难判断。从整体财政政策来看,今年的基调是 偏松 ,这暗示着在市场偏紧的第二季度,财政存款很可能扮演 救兵 的角色。

上述的几个指标 外汇占款、公开市场到期、财政存款,都是数量指标,我们也需要观测价格指标,来判断政策的方向并代表我市签订了消防状。刘玉浦在会上强调。

在中国,7天回购利率是判断短期市场流动性的最重要指标,按照过去几个月的经验,这一利率水平在 .5%以上,市场就显得偏紧。在过去的4月份,7天回购利率一直保持在 .%的区间内,表明整体流动性并不宽裕。进入5月份,这样的状况似乎也没有得到改善,央行 日甚至进行了一次650亿元人民币的公开市场7天逆回购向市场紧急 输血 。

这些都意味着,央行的下一次降准已经迫在眉睫了。

推荐资讯